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遗言(2 / 3)

瘸子交情匪浅。

“什么?走!”吴瘸子未及多说,把木桌交代给老潘帮忙照管,收拾起一个帆布挎包背上,便随着陈立秋一瘸一拐的走了……

……

东河镇往南二十里的阳山村,山势相对较缓,属于东河镇内为数不多的产粮区,暮阳河及其遍布境内的小溪两岸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梯田随处可见。

村里人大多散居在河两岸的山坡上,或单家独户,或三五家组成小院落,每户人家相距不会太远,一旦哪家有事需要帮助,站在自家大门前一声吆喝,多半能传到十家八户的耳中。

村中部有一条较大的支流,名曰打虎溪,打虎溪位于两座大山之间,由溪口往上,乃是一条深达十里许的山峪,山峪中四十多户人家组成,便叫打虎沟小组。

打虎沟内有一个两进的大院子,房间约莫二三十间。原本是几十年前的赵姓地主家的宅院,斗倒了地主后,宅院便充公分给了七户人家,一户姓陈,一户姓马,一户姓孙,其他的仍然姓赵。

陈家的老夫人五年前已病逝,而陈老爷子是附近几个村的第一文化人,据说他祖上是班城市附近江望县人,三十年代后期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来到了阳山村。陈老爷子写得一手好字,比村里老人见过的古书上的小楷还要端正顺眼。传说老爷子过目不忘,跟随附近十里八乡最出名的老中医杨神医拜师仅三月,便练就了一身好医术,老爷子行医之余,老爱搜集各家的古物或者是一些破旧书籍。而他直到已过不惑之年,才在阳山村娶妻安定下来,前些年动乱时还被乡镇府请去吃过茶……

陈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陈立春夫妻俩在家务农;小儿子陈立秋是村办小学的老师,小儿媳妇在家里种田。

月前的冬月十一,那日,天空本晴朗一片,却在午时飘起了鹅毛大雪,陈老惊诧之余,小儿媳妇的产兆来临,半个时辰后,产下一个男孩儿,七十多岁的陈老,当时乐不可支,连声道:“瑞雪兆丰年,此子将来定然不凡!”晚饭时,更不寻常的多喝了几杯,没想到,身体跟不上,由此便病倒了。

明日,便是小孙子的满月之期,陈老不知怎么,非要让小儿子去把他的老朋友吴瘸子请到家里来。

……

下午三点,吴瘸子到了陈家,见到躺在床上已面现离世之色的陈老,紧紧关上了房门,一个多小时后,吴瘸子才出来,他在饭桌上深深的环视了一下陈家的后辈,在陈立春身旁那八岁的男孩儿身上停了几眼,又看了看男孩儿身边的小女孩儿,未吃上几口,便告辞离开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