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身体不好?
打死自己都不相信。
这很明显就是朱重山不想要来。
想到这里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
虽心中极其愤怒,却也并未对朱重山怎么样。
朱元璋推演冷却到了。
先将朱重山的事情放一边。
朱元璋想都没有想,直接将目标锁定在了朱标的身上。
【龙凤元年,你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你出生时,朱元璋正在攻打集庆,并在一处山上刻下个大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你出生后,你父亲朱元璋便请来宋濂,教导你儒学之道。】
【你也虚心向宋濂学习儒学。】
【龙凤十年,朱元璋号称吴王,你则是被册立为世子,朱元璋一直教导你如何成为一位人皇,教导你爱国爱民。】
【十三岁的你,奉命回乡祭祖,并且沿路感觉到了天下百姓疾苦,从此你一心想要做一位仁君!】
【不久,你父亲一统天下,在紫金山上称帝,建国大明,年号洪武,人称洪武大帝,而你则被册立为皇太子。】
【同年,朝廷成立中书省和都督府,想要让你担当中书令,被你父亲朱元璋驳回,他认为你学识依旧不够渊博,需要继续学习治国之道,至少需要达到博通古今的程度。】
【你父亲对你极其溺爱,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这便是朱元璋为朱标储备的班底。
堪称豪华整容,这也是为什么朱标被誉为是最为稳固的太子重要原因。
本来朱重山也会成为朱标的老师之一。
只不过朱重山在开国之际,便辞去了朝中事物。
不问朝政,因此,朱重山才没有出现在上面。
【并且,你父亲还专门为你收录天下书籍,给你配备了十个伴读青年,要求你的一言一行,都要遵循礼法。】
【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