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渊源看,伊斯兰世界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不亚于罗马帝国的辉煌,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在中亚塔什干的恒罗斯会战中。击败东方强大的唐帝国,势力远达帕米尔高原。十五世纪默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一举灭掉东罗马帝国。就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教传入高加索。开始教化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发挥着团结部族、维护和平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然而。宗教狂热一旦与某种意识形态相联系,并成为军事政治运动的核心,就会导致纵容暴力形式的战略和策略出现。这种战略可以直接导向夺取国家政权,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极权统治。
信教民众经常采用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经常使用的简单复仇制,比如对另一个家族、氏族甚至民族的成员所犯杀人罪的处罚,就是互相施行同样残忍的行为,由此开始无休止的家庭、氏族、民族间的血腥世仇。
社会关系非常牢靠地与相互间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一件简单的谋杀案,就可能引发一连串无休止的相关反应。此民族一个成员的死,必须由彼民族一个成员的死来摆平。因此,血亲复仇一旦出现,就很难结束。
虽然人类经历了将集体血亲复仇和相互袭击责任归咎于个人责任的漫长历史进程,但不管什么时候,国际关系中总是保留着部族复仇的痕迹,尤其是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这种无止境的复仇模式仍然存在。
另一个时空中的南斯拉夫各民族、高加索地区的分裂主义等导致的恐怖袭击,便源自于此。
安家军进驻高加索后,中华民族取代当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于是,当地人秘密串联,一方面宣传民族**,一方面对安家军对巴库、巴统等地的飞弹袭击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巨大伤害进行渲染,认为中国政府和军队是高加索地区所有民族的敌人,号召所有人团结起来,把中国人驱逐出去。
此外,由于二十世纪初期泛伊斯兰运动的盛行,苏维埃政权在该地区倒塌后,许多新兴政党和部族领袖,公开呼吁恢复过去的遗产并主张传统的社会机制全部合法化,如伊斯兰教法庭、长老会、血亲复仇等制度。伊斯兰因素作为宗教意识的表现,成为该地区局势紧张的另一个动因。
正是因为有着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安家军在高加索地区的统治从一开始就受到严重挑战。
三月八日,三名自杀性爆炸者,驾驶一辆满载着**的卡车,冲向石油重镇普塔的一个军营,虽然执勤卫兵在发现后开枪制止,但车上的**还是在距离军营约10米的地方被引爆,巨大的爆炸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