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弄人和拖延时间。
岳飞十八世孙、工部郎中岳元声上疏反对说:“陛下欲引亲王入继之文,为立储之例乎?”
这意思就是,陛下好端端的不直接立儿子为太子,却先让儿子当亲王,以后再由亲王立为太子,难道要引用皇家大宗绝嗣,小宗亲王入继的条例吗?
就这么一句阴阳怪气的话,把万历皇帝整得大破防!
直接下旨要将岳元声等三人充军戍边,在群臣劝说之下才改为了罢官。
一直吵到了十一月,万历皇帝在寝宫暖阁召见首辅赵志皋。
“若林泰来在朝,彼辈安敢如此肆意欺天!”万历皇帝对首辅说。
这里没有别人,皇帝说话就很随意。
但以赵志皋的性格,却不可能跟着放飞自我,中规中矩的说:“陛下还是早定国本,以安中外人心。”
万历皇帝也被搞得很疲惫,眼看着皇子年纪渐长了,拖延借口越来越难找了。
便无奈的说:“先生可去向外朝宣示,明年开春后,使皇子出阁听讲。”
赵志皋大喜道:“陛下圣明。”
先让皇长子出阁学习,也算是一种隐形的地位确立了。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的解决,执拗的皇帝能开始让步就是好事。
作为首辅的他也烦透了国本之争,早解决早轻松。
第2/2页)
但万历皇帝还想幺蛾子,又道:“皇长子、皇三子岁数相差不多,可以一并出阁听讲。”
刚大喜完的赵志皋差点就想甩袖子辞官,皇帝你这样假装“让步”除了自欺欺人,有什么卵用吗?
要让步就不能痛痛快快的让步?“两个皇子一起学习”和“三王并封”有什么区别?
赵首辅尽职尽责耐心的劝解说:“明年皇长子十四岁,皇三子十岁。
这年纪对皇长子而言已经太迟了,对皇三子而言却正好。
所以教学之缓急完全不同,岂可共同学习?”
万历皇帝叹口气,连骑墙的首辅都不同意,外朝更可想而知。“那明年就使皇长子单独出阁读书。”
赵志皋又试探着问道:“皇长子出阁听讲,不知当著何等冠服?不妨先行冠礼,以定服色。”
万历皇帝不耐烦的说:“不用行冠礼了!明年皇长子先以亲王常服出阁听讲就是!”
皇帝的旨意传出后,朝廷就暂时安静下来,今年这次国本之争总算迫使皇帝让了一小步。
转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三年,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