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二十八章 箕封异代恩光旧(4 / 2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523 字 2个月前

甸堡的李朝小朝廷非常激烈的反对,我大明朝廷又有点顾忌脸面,故而可能还在纠结。

尤其现在收复了王京汉城,李朝小朝廷君臣更坐不住了,闹得厉害,听说又给大明写血书了。”

顺嫔用吴语方言恳求道:“奴家求天帅更用些力。”

林泰来没经住恳求,再次用了把力气,等再次贤者时间时,就获得了新主意。

“第一,让顺和君也别闲着,直接给皇上写表文,在皇帝面前表现表现。”

顺嫔犹豫着说:“这不合规矩吧?”

礼法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违反了,给别人的印象就会变差。

要是顺和君主动求分封,那立刻会被千夫所指。

林泰来指点说:“当然不要提分封之事!就奏称发起重修平壤城箕子庙,请皇帝陛下赐匾额!

同时再加一些对大明援助朝鲜国感恩戴德的文辞诗歌之类,以此直接打动陛下。”

顺嫔物理意义上的蛇口随棍上,含糊不清的说:“天帅帮忙代笔,世间还有谁比你更懂诗词?”

又是一个贤者时间,林天帅文思如泉涌,提笔写了一首七律。

“寰宇天开万历辰,殊方建节借亲臣。

箕封异代恩光旧,汉诏重熙景命新。

辽海月明秋出塞,鸭江星动夜通津。

波平到处惊相讯,为报中朝有圣人。”

文化人之间的沟通,当然不能那么直白,所以尹卓然说得对,“箕子”这个符号确实很有价值。

“箕封异代恩光旧”,顺和君拿箕子来当说辞给皇帝写表文,就足够表达出政治隐喻以及投靠中原的心思了。

毕竟箕子建都于北方平壤,主要地盘也在北方。

随即林泰来又道:“想最终彻底打动皇帝,还有第二点促成主意。不过不用你们做什么,我自己安排了就是。”

说完了后,林天帅又写了封密信给咸镜道的镇守参将杨登山。

信里只说了一件事——无论用什么办法,给我弄几百斤铜矿石,以朝鲜国贡品名义打包送到京师!

林天帅就不信了,先搞点铜矿石直接摆在万历皇帝面前,万历皇帝还能不心痒?

杨登山收到密信后,稍微犹豫了片刻,因为新发现的矿场还没有开始采矿。

不过甲山郡素来有产铜的传统,在其他一些老矿场搞出点矿石也能应付过去。

正当林天帅在开城一边泄火一边办公时,忽然又从南边传来了消息,倭国请求与大明议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