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一十一章 回归西线(4 / 2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790 字 2个月前

而骄,引发不可测的连锁反应?

林天帅冷哼一声,写道:“不必惶恐,就是要先晾着他们!有些人不敲打不行。”

金顺嫔能看懂汉字,就好奇的扫了几眼拜帖,问道:“这几人言辞恭顺,有何不妥?”

林天帅非常不满的答道:“最大的不妥就是,这三个人竟然一起送拜帖求见!

或者说柳成龙、郑仁弘这两个朝鲜人应该单独来拜见我,而不是跟着李如松来拜见我!

这就是问题所在!说明他们两个人与李如松走得近了,下意识里开始跟着李如松行动了!

据我推断,应该是我去咸镜道的这一个月里,他们和李如松混熟了,又看上了李如松家族在辽东的影响力!

毕竟辽东与朝鲜接近,结好辽东强人有百利无一害。”

金顺嫔:“.”

这就是天朝的权臣么?对人事的敏感性竟然恐怖如斯!

仅凭几张拜帖,就能脑补出如此详细的人际关系画面!

是不是看别人进门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就能判断出此人有没有反骨?

林泰来叹口气,他开始怀念鞠景仁和韩克諴这对卧龙凤雏了。在咸镜道的试验证明,朝奸比朝臣好用。

他还有点后悔,两个月前刚入朝时,坐视甚至鼓励柳成龙在平安道滥杀了几百个所谓朝奸。

当时自己思路还不清晰,居然没有意识到朝奸的用处,白白浪费了几百条生命。

如果救下这帮朝奸,然后也为己所用,那就好了,何至于用柳成龙这种“前朝余孽”!

真是世事无常,人生总有后悔的时候。

金顺嫔的父亲叫金安乐,倭乱之后弃官躲回了老家,以前什么官职不重要,反正也没了。

本贯黄海道延安郡,据说这延安金氏也是朝鲜国的名门。

次日,林泰来起床后,一边穿戴,一边对金顺嫔问道:“你们家族就没个真正大人物么?”

金顺嫔有点羞愧的答道:“数十年前有过,但受了拖累,近些年没了。”

林泰来好奇的问:“什么情况?出了权臣,怎么还拖累家族?”

金顺嫔回答:“延安金氏数十年前有一个状元权臣金安老,在我国的权势和名声大概与大明的严阁老差不多,还不得善终。”

林泰来:“.”

能混到严阁老那样程度也是人才,看来你们延安金家这基因还不错啊。

本来林泰来想在内院接见金安乐,但顺嫔死活不让,将林泰来推到了前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