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东西两线形势(2 / 2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593 字 2个月前

报送回西线已经收复区域;

另一批人携带战报向西南而去,看看能否穿越倭占区,找到其他大明官军。

全部用朝鲜国人去送,他们更熟悉地理风土,谁能将战报送达,重重有赏。”

麻贵看了看地图,疑问说:“从咸镜道向西南,穿过倭占区,能找到大明官军?”

林泰来答道:“如果李如松兵团南下速度足够快,那就能!”

听到“李如松”三个字,麻贵立刻人间清醒起来,忍不住问道:“以军门之估算,李如松在西线已经推进到哪里了?”

林泰来又回答说:“平壤城大捷后,分散把守黄海道各处的倭寇必定震恐,并且主动南撤。

小西行长一万六七千兵力都被全歼,那些分兵各处的倭寇又有什么胆量死守?

所以李如松兵团一路南下时,大部分地方都是兵不血刃,推进速度只受限于粮草供应速度,以及接收沿途城池的速度。

如今距离平壤城大捷已经过去半个月,李如松南下可以推进五六百里。

如果不出意外,李如松现在应该已经抵达朝鲜国三京之一的开城。

开城和王京汉城距离很近,对倭寇意义也不大,故而南撤的倭寇肯定放弃开城,全力守卫汉城。

此时此刻,估计李如松正暂居开城,侦察和评估王京汉城的形势。”

麻贵愣了愣后很不服气的说:“李如松居然平白捡了一个收复开城的功劳。”

再怎么说,开城也是名义上的“三京”之一,政治地位在那摆着。

而咸兴府只是一个蟒飞蛇兴之地而已,和开城相比,就像是凤阳和南京的区别。

麻贵又不爽的说:“李如松若是一鼓作气将王京汉城打下来,那以后还有我们什么事?”

林经略神情有点复杂的说:“他应该打不下来吧.”

麻贵愕然,怎么听林经略这消极语气,似乎也不希望李如松一鼓作气打下汉城?

林泰来解释说:“汉城是倭寇必守之地,已经云集数万倭兵,没那么容易攻克。

我向李如松建议过,到了开城就暂停南下,先等待大军集结。

至于他听从不听从,全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麻贵听得更迷糊了,怎么连“造化”这种词都出来了?林军门这是在讲玄学了?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在历史上,李如松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加上内心对倭兵的轻视,以及军粮困顿的压力,急躁的以数千骑向着汉城冒进。

结果在汉城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