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八十一章 给我复述一遍(8 / 2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681 字 2个月前

施令的日子。”

郝巡抚又疑惑的问道:“你上来就如此逼迫朝鲜,未免有些急苛了。”

林泰来暗想,这才到哪?矿山什么的还没提,主要是怕上来步子太大吓到朝鲜国君臣。

口中回答说:“彼辈畏威而不怀德,就该趁着他们现在山穷水尽时多提要求,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答应。

不然等我大明官军反击倭兵,让他们缓过来后,我再想做点什么,他们就要各种不情不愿、各种节外生枝了。”

郝巡抚点了点头,也就此告辞,去辽东各地筹备后勤事务。第2/2页)

如此算下来,辽东和山东每年的海运能力约莫二十几万石,即便再加上陆路,这怎么够用?”

郝杰便进言说:“辽东多大树,可以开始紧急造船,到了明年应当就有一批新船可用。

另外可以从南直、闽、浙征调海船到山东,增加跨海运力。

先挺过前三四个月,到了明年时,将海上运力扩充一倍问题不大。

剩余缺额,就用陆路运输作为补充,应当勉强足够大军消耗了。”

旁边李德馨听着林经略和郝巡抚的议论,心里羡慕的都快扭曲了。

什么叫国力差距,这就是国力差距,实在没得比。

就像刚才林经略骂骂咧咧时所说的,苏州一个县的钱粮可能都比朝鲜全国税收多。

林泰来瞥了眼李德馨,又对郝巡抚说:“军粮运到朝鲜国境内时,还需要朝鲜民夫进行转运。

但是如今朝鲜国要什么没什么,什么也指望不上,连骡马等牲畜都紧缺。

所以还要烦请巡抚你在辽东等北地,先行购买骡马千匹,借给朝鲜国人使用。”

“是。”郝巡抚答应了下来。心态和林经略刚才差不多——又踏马的增加了一项工作!

和郝巡抚这边说得差不多,林泰来又转向李德馨,开口说:

“如果大规模海运,那就需要在贵国西海岸上选择地点,作为卸船囤积军粮之所,然后再次第转运到各处。

贵国现在没兵没粮没牲畜,但土地总该有吧?”

李德馨问道:“愿闻其详。”

林泰来让属员拿来地图,在公案上展示开,首先指向最边上,“第一个地点就是鸭绿江口义州,既临近海岸又临近辽东,可以作为最早期的军粮集散地。

第二个地点,就是大同江口广梁镇。等收复平壤,继续南下时,就可以启用这里卸载海运来的军粮。一来就近支持大军,二来也可以利用大同江水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