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五十六章 没人比我更懂选举(6 / 2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641 字 2个月前

词臣情况其实正青黄不接,适合入阁的人寥寥无几。”

王天官这话貌似很突兀,甚至还有贬低色彩,但众人都无法反驳,因为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

前面提到过,这些年的阁臣非常年轻,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平均年龄只有五十六岁,他们当初入阁的时候甚至只有五十来岁。

至于六十八岁的赵志皋,那是因为中进士时年纪就很大了,论科名他比申时行王锡爵都晚。

而词林又是一个非常讲究前后辈关系的地方,有前辈优先、后辈礼让的潜规则。

那么比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年纪大、资格老的前辈们,都去哪了?

只能说,最近二三十年实在是一个内阁高强度政治斗争的时代,而且是一浪接一浪的连续不休。

经过嘉靖末年、隆庆朝、万历初年、张居正时代、后张居正时代的内阁高强度斗争,大浪淘沙之下,与内阁关系千丝万缕的词臣早就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站严阁老的被徐阶清算了,站徐阶的被高拱清算了,站高拱的被张居正清算了,站张居正的被万历皇帝清算了。

还有多少词臣能连续熬过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几大关而不倒的?

有人说混官场只要会站队就行,那么从嘉靖末年到万历十一年这二十年历史,能把说这话的人脸打肿。

这就是最近几年为什么会出现一群五十几岁阁老的原因,因为实在是没老人了。

现在连这帮五十几岁的“年轻”阁老都辞官了,王天官说词臣“青黄不接”,别人根本找不到理由反驳。

王天官见众人默认了自己观点,露出了标准笑容,继续说:“故而我认为本次廷推阁臣,人选可以不限于词臣,应当不拘资品,唯才是举。”

人人都知道有句话是“非翰林不入内阁”,很直白的说明了阁臣的资格要求。

当然实际上也有个别特例,但那也只是特例而已。

众人暗暗吃了一惊,王天官这次借着“青黄不接”为由头,又想开特例了?

随即有不少人恍然大悟,难道王天官想给自己开特例?

虽说吏部尚书实权超级大,可能比普通阁老还要大,但万一王天官真有“宰相情结”呢?

阁老再普通也可以尊称为“相”,吏部天官再有权势也只是六部之一。

对王天官这个“不拘资品”的提议,还没等大多数人琢磨明白时,忽然有两位尚书同时跳了出来。

更令人惊异的是,两位尚书几乎异口同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