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过扬州(4 / 6)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5139 字 8个月前

,看看他到底是否可用。”

张文便请示道“下面就到扬州城了,坐馆还进城么?”

林泰来吩咐说“这次先不进城了,我要先回苏州上任,然后再说其它。”

考虑了一会儿后,林大官人又说“不过也许要在驿站停留一天,去扬州水次仓实地考察一下。”

运河从扬州城东和南两个方向绕城而过,水驿都在城外,所以不用进城。

但是听到说去水次仓考察,张文就有点意外了,“坐馆去那里作甚?”

所谓水次仓,就是朝廷在运河沿途节点上,修建的一些大粮仓。

最早的时候,漕粮是从南方产地直接运到北方京师,效率非常低。

所以宣德之后,漕运制度逐渐演化改革,在运河节点沿途修建了水次仓。

漕粮从直达也变成了接力第运,漕粮只需要根据情况运到指定水次仓即可,然后由这个水次仓继续往下个节点运输。

举个例子,苏州漕粮大多是运到江北扬州、淮安的水次仓,然后再由江北卫所漕军继续接力向北运输,并不是从苏州一直运到京师。

当然细节上还有很多制度,但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

但张文就是不明白,水次仓和坐馆有什么关系。

对张文这种老伙计,林大官人还是会多解释两句的

“因为我们在扬州需要一个基地,我看水次仓就可以。”

张文还是没明白,水次仓是直属于朝廷的,怎么就能成为社团基地了?

虽说苏州很大一部分漕粮都是运到扬州水次仓,但仓库本身和你林坐馆也没关系啊。

再从高邮出发,林大官人并没有大张旗鼓,抵达扬州东门外的水驿后,扬州城还不知道林大官人又来了。

林大官人确实也没有进城的打算,带着随从就去了运河沿岸附近的扬州水次仓。

水次仓必定建在运河附近,而且还有专门的水道通往仓间,方便漕船抵达停靠。

对水次仓而言,主要门口其实是能够接纳漕船的水门。

林大官人沿着河道步行走过去,却见河道里停了不知多少艘制式漕船,这很正常,没什么可说的。

但在前面树荫下,却有数十人围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林大官人随便一看,就看到了个熟人,苏州卫武官赵大武,也是跑漕运的。

上次在扬州时,就是赵大武带着漕军兄弟,帮着自己给杨巡抚挖坑的。

当时赵大武还是个百户,也不知道后来赵巡抚给他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