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镇压了播州宣慰使杨烈,以及贵州宣慰使安万铨因为争夺水烟、天旺地区,而发生的战争!”
“更何况,冯岳身为湖广巡抚,长期总督湖广川贵的军务,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西南一地的那些土司了!”
“陛下果真是独具慧眼,朝中没有人比冯岳更适合统帅这支大军!”
胡宗宪如此感慨着,旋即将目光收回,顺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啜一口。
戚继光在听完胡宗宪的这番解释后,旋即问出了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
“总督大人,依您看,此番朝廷出兵播州,有几成的胜算?”
戚继光的话音刚落,胡宗宪想都没想,便抛出了问题的答案。
“十成!”
“什么,十成!”
胡宗宪给出的这个答案,明显出乎了戚继光的预料,因为在这之前他所预估的胜率,大概在六至七成左右。
毕竟,播州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由于靠近水路,时常有货物经过播州,因此当地十分富裕,而播州杨氏,又在当地经营了几百年的时间,其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在戚继光看来,杨烈完全可以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再怎么说,朝廷大军所能够携带的辎重粮草,总归是有限度的,而杨烈则背靠整个播州,其麾下的苗兵,随时都能够获得补给。
就这样打持久战,等到朝廷大军辎重耗尽,届时自然便会退兵。
胡宗宪似乎是看出了戚继光心中所想,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旋即笑着询问道。
“戚继光,你是不是在想,杨烈完全可以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
眼见自己的心思被胡宗宪一语道破,只见戚继光将头低下,恭敬道。
“是的,总督大人,下官就是这样想的!”
胡宗宪见此情形,将目光从戚继光的身上收回,转而解释道。
“不,不会有这个可能,一旦杨烈选择了避而不战的策略,那么他很快便会被来自内部的压力所压垮!”
“别忘了,朝廷给他安上的罪名是什么?”
戚继光听闻胡宗宪此话,瞳孔骤然收缩,脸上顿时浮现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缓缓道。
“是……是蓄意谋反!”
“对,没错,是蓄意谋反!戚继光,你可知道大明律对于谋反一罪,是如何处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