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诗篇里描述的波澜壮阔,不仅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浩浩荡荡,更重要的。却还是这样一刀一枪的厮杀,一滴血、一堆肉的碰撞。
而在这里,八路军太难打了,他们缺乏弹药,很多时候哪怕占据上风也只能挺着刺刀冲锋,但是拼刺刀也根本拼不过人家,他们剩下的只有勇气,但是,反而也正是这种处处不如人之下的勇气,让大家感觉一道电流滑过身体,一种极端的震撼和激动在心中直接冲了上来。
于是,这样又更给平型关伏击增加了一些让人害怕的东西,大家都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意义。
然而,八路军的准备却依然在进行,他们的行军,他们的各种努力,一直都在继续。
看这部电影,大家已经没有了相互交谈,都只是全神贯注,有的人还紧紧抓住旁边的座椅把手。
在这里除了战斗的惨烈,还有很多人们本身的温情,让大家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特质的同时,也更是有了一种对即将破坏着一切的日军的痛恨,于是,压抑和这种痛恨,各种情绪都在不断堆叠着,等待最后的总爆发。
而最后的爆发,就是这一场平型关伏击战!
电影并没有用随便几台军车来忽悠人,而是让日军辎重队弄出几乎看不到尽头的车子的效果。
这一场战斗开始,八路军就打响了几乎所有机关枪,也让所有人立刻冲了下去,这是为了避免被日军判断出具体战斗力,而且这种战役,如果不打成歼灭战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能成为歼灭战,所有东西就几乎无法缴获。
和开场的天镇大战交相呼应的这一场平型关伏击战打响,一切到了**,每一个人都瞪圆双眼,一点都不敢错过里面发生的任何事情。
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靠在了椅背上,最后长达16分钟的战斗场景让他们的心中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大家总算知道了平型关大捷的意义,知道了什么叫做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他们也才知道这一场战斗对整个中国的鼓舞,当然与此同时他们看到的更多是这个民族的奋斗,那种已经跌入谷底却还保持的韧性。
……电影的最后,却没有把这场战斗的效果放得太大,因为哪怕有了这种平型关大捷。很快日军照样还是占领了这里……这让大家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计策,在绝对实力面前,也没有太大的作用。真正要打赢战争,靠的还是国家机器和工业力量,一些战术根本挽救不了整个战略上的崩溃。
只不过,与此同时,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