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出了一条天路。
这条通天之路,也许艰难万分,可一旦成功,他将会到达一个个人与理想都同时实现的位置。
陈惜,正在迈开脚步。
……一百万的资金,并非玩笑。
真正落到实处,也的确有六十八万,花在宣传。
其他的炒作,大多如同无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这推手公司,真不是盖的,炒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且自成体系,一点一点,如同芝麻开花,节节升高。
网络上,陈惜见诸报端。
传统媒体上,提到陈惜的地方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带着软文性质的《潜伏》评论刊发……
2006年的冬天,在料峭中越来越浓,江宁街头,时常可见飞舞的雪花。
陈惜漫步街头。
最开始的时候,某个自信膨胀的新人导演,希望在江宁街头,通过干咳、故作姿态等方式,引起路人注意。
如若有人说一声:“哇,陈导演啊!”
那他将老怀大慰,心比蜜甜。
可惜,这事情没有发生。
失落的陈导依然上街,却并非为了名气,而是喜欢上这种方式。
此时的江宁街头,梧桐叶飘零,在风中滴溜溜地旋转,绕落地面,有的时候下起一场小雨。
在他经过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能感觉到这边的阴气,在冬天的寒冷里更见深沉。
“安息吧……或许有一天,我也能拍出关于你们,又能让世界接受的电影。”陈惜在心中,回味出两部截然不同的片子。
《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
第一部,陆汌作品,第二部,张奕谋。
张奕谋的电影,在世界,有不少批评,有人也认为他将性与屠杀结合一起,噱头的旁边,是亵渎。但陈惜也好,陈希也罢,都觉得,这个片子,拍得不错。
陆汌之作……则是让人气闷到几点。
因为这人拍的电影,去关注了所谓日本军人之“人性”,妄图挖掘出一群禽兽背后所谓人性。
在陈惜的评价里,这不过是数典忘祖,是真正的消费民族伤痛。
的确,有人会觉得,总从伤痛出发没有新意。但有的东西,不容新意、不容歪曲。他没有资格,在那受尽折磨的几十万冤魂面前,去发掘所谓的刽子手美好的一面。他也没有资格,代替这这怨灵,去原谅一群牲口。
日本是一个矛盾的国家,残忍又善良,先进又落后,自大又自卑……这些,也许可以在其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