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要再谈!”
“备,也绝不接受曹贼招降!”
刘备态度坚决。
“如今子仲在曹军手中,尚未归还,生死不知。”
“曹军又要携大胜之势,马踏樊城。”
“为今之计如何是好?”
刘备问诸葛亮。
本来,刘备是想从曹操手中换回糜氏兄弟。
而曹操却遣使过来,招降刘备。
双方水火不容,但刘备远远弱于曹操。
硬碰硬,不是明智之选。
“主公,樊城不是久守之地,襄阳距此不远。”
“可取其作为暂歇之地!”
诸葛亮建议道。
“城中百姓,又该如何?”
刘备问。
诸葛亮道:“愿随主公前去者,一并南下。”
“不愿者,就地解散!”
只能这般安排。
半炷香时间后。
关羽奉命,先到江岸旁边征调南下的船只。
孙乾、简雍二人,在城中张贴公告。
“曹兵将至,樊城难以久守。”
“城中百姓愿随皇叔南下者,一并同行。”
百姓们纷纷跟随,逃离樊城。
船头上。
刘备站立于甲板上,看着岸边随行的百姓。
心中悲痛。
“为备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备难逃其咎!”
又想起糜竺还在宛城,心中更痛。
“子仲不曾负备,备却负了子仲!”
悲从中来。
诸葛亮见状,便与刘备商讨。
“主公,当初亮让子仲在许都收购硫黄、硝石时。”
“曾留了一手。”
“何不趁此机会,祸乱许都?”
诸葛亮的话,让刘备为之一愣。
“先生快快讲来。”
......
许都郊外。
陈家村。
陈三在村口骂骂咧咧。
“许昌里有奸商,肆意太高米价!”
早上陈三去城里买米的时候,发现不少粮铺粮价上涨。
足足是昨天的一倍有余。
“老三,骂什么呢?”
前方走来一道身影。
正是准备进城的林川。
最近这段时间,玉米、土豆吃得多了。
加上米缸的米粒也已吃完。
林川打算进城买些粮米回来,蒸蒸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