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民招募实用性比较强大的官员,准备送往山东和燕地担任各项官职,把山东复兴计划放在第一位,同时把江南崛起计划和政法大学崛起计划联合在一起。
江南崛起计划可以在四年之后开启。第一期政法大学毕业生已经毕业,一千名精悍能干的年轻官员赶赴江南参与到江南基层政权的建设当中,和江南崛起计划一起开展,那样的话,国家将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基层官员可以用来开发江南。
同时经过慎重考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将科举考试由三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并且是从四年之后开始,在政法大学开学之后一直到第一期学子毕业的四年间,科举考试还可以处于试行阶段,小小的来个几次,为四年后大量政法大学学子毕业入仕做准备,这样的话,正好可以赶上四年之后每年一次的毕业生入仕,也可以不用那么手忙脚乱。
正如军事大学一样,第一期学子还有一年就可以毕业正式参加军队,准备对外作战,从此以后每一年都可以有大量优秀的军官进入军队中,军中人才济济,绵延不绝,任何一位大将的用兵之术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很多将军都在军校里面找到了自己的继承人,还有不少将军毫不犹豫的把经验分享给所有学子,期待他们的创新和发展,大唐军队之强盛指日可待。
和军事大学一样的道理,政法大学也会在四年之后进入一年一千名预备官员毕业的循环期,按照大唐如今的人口基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的人数似乎还会有些少,但是在最开始的试验阶段这样的人数是最好不过的,而新的科举考试方案也非常优秀,让他们感到耳目一新,把官职公布,让所有人按照自己的长处去考取职位,唯才是举,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问题要关注,必须要有配套措施才能保证事情到来的时候不会手忙脚乱,山东和燕地不同于江南,基层政权的建设一直都在进行,而江南是一片荒芜,所以山东和燕地有四年的时间差不多就够了,这就不像江南,四年的准备时间还不知道够不够,大唐甚至需要更多的军队去剿匪,去维护秩序,这样才能保证江南的建设成功。
所以他们同时还提出,既然要建设江南,那么就要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三方面同时进行,江南地区各道的军府数量就要提升,伴随着人口的增加,这是必然的,只重关中而不重各地,这是错误的。
另一个时空里开发江南移民江南的最早策略提出者是魏征,但是一经提出就被群起而攻之,群臣激烈反对,李二陛下无奈,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