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二百七十一 原来如此(2 / 3)

来商议有关西伯利亚通往太平洋港口的石油运输管道问题的。”山田美黛子率先开口道。

嗯?运输管道?“你是说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苏振一听就明白了到底什么事情了,早在九十年代俄国和中国就有过共同建设一条从西伯利亚到东北的石油管道的合作事项,这条管道将西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油田,向南进入布里亚特共和国,绕过贝加尔湖后,一路向东。经过赤塔州,进入中国,直达大庆,也就是安大线。

但是在2002年,因为日本的介入,承担“安大线”管道技术经济论证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突然声称要放弃“安大线”,改修一条从东西伯利亚经过远东地区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的新方案—“远东方案”,也就是所谓的安纳线。

2003年俄能源部最终出台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将“安大线”和“安纳线”两条线合并为一条线。在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干线上建设一条到中国大庆的支线,其中到中国的管道线路将优先开工。

之后中石油和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兴建中俄原油管道的协议和600万吨原油的铁路购销合同。安大线一时胜出。但是随着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俄国寡头霍多尔夫斯基的入狱,俄自然资源部宣布将最终否决尤科斯石油公司提出的铺设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项目,安大线的前途开始扑朔迷离起来。

而如今。因为日本方面不及成本的竞争,安大线已经基本上黄了,而如今日本依然在大力敦促俄国兴建安纳线,所以作为西伯利亚石油公司重要掌控者的阿布出现在日本,倒也说的通。

不过苏振确是知道。事实上最后安大线和安纳线都没能成功,最后的方案则是“泰纳线”,泰纳线从东西伯利亚的泰舍特起点,途经贝加尔湖北部,然后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和中俄边境地区,一直通往俄罗斯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这样一来,这条管道就涵盖了中日韩三个石油进口大国,也就是说最后的得利者终究还是俄国,不过中国和日本倒也不算吃亏,而苏振知道这些,还真多亏了上高中的时候背的实事政治,里面恰好有相关的内容,果然应试教育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用处的。

其实本来这对于中东的石油销售来说是个不太好的消息,这条管道估计2008年能够建成,而这条管道一旦建成,对于中东石油向东亚诸国的销售来说肯定有会有影响,不过苏振却是完全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这条所谓的泰纳线,会因为08年的经济危机而出现资金问题,通往中国漠河的一期工程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