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642 双赢的合作(2 / 5)

都是通过商业投资的模式,可部份还是自己亲自参与的,其中,主打的铜矿与锂矿,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澳洲的圣诞溪铁矿,这个铁矿虽然也是与力拓合资的,可按照股份比例,有6成的矿石,和黄是有终端销售权的。

早期的时候,陈志文便与宝钢达成了协议,由自己投资的东方海外进行运输,从澳洲西部送往上沪市每年差不多800万吨矿石,而后续又借着宝钢的关系以及本身合适的价格,也顺利的开始给其他几家钢铁厂供货,不过,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很大,且对国家层面而言,铁矿石的采购也是一种经济平衡手段,圣诞溪铁矿在国有钢铁企业这一块,已经吃下不少份额了,不可能能够无限涨上去的。当然,如果陈志文亲自出面,也还是能再拿下更多的,只是这样就没必要了,他的面子人情,可是价值更高的。

而在国内,钢铁行业与石油、矿业开采都属于被管控的行业,比汽车还要严格多了,汽车行业,还是容许外资持有49%的股份的,而钢铁行业,最多24.9%,且外资方即使投资,也不可以获得管理权。这种情况下,陈志文也没办法直接投资钢铁行业,就只能曲线投资了,国有企业他是插不了手的,但民营钢铁行业,却可以。

而后世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正是苏洲市的沙钢,早在80年代中期,陈志文就想投资这家公司,倒不是说能有多少回报,实际上,这种纯粹的钢铁行业,属于被价格管控的基建层面,在内地,是赚不到什么大钱的,跟海尔这种民用商品企业对比,都差的很远,只是,利润也许不高,但产能规模却是实打实的,等待沙钢规模大了,每年都是几千亿人民币的产值,而这样的企业,采购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自己早期投资,能够锁定部分甚至大部分铁矿石采购,那绝对也是一举两得的关系了。

只不过,当初他陈志文去投资海尔,还可以说是被张希瑞砸冰箱那样的举动给吸引过去了,其他一些规模小的企业,不管未来成就多高,他如果亲自去的话,就很不正常,且这样的企业也有不少,真要是一个一个去了,那还不得忙死他啊。

于是,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撒网捕鱼,在指定的位置或者行业,撒下一大把网,捞上来一百条鱼,只要自己想要的那条鱼在里面就行了,其他的99条,就当随便投资了,反正,按照内地的经济发展来看,这些99个企业,哪怕小部分能够活到后面,对自己来说,投资肯定是不亏的。

对于沙钢,就是这样的模式,锁定了苏洲市,要求和黄多投资本地的钢铁企业,然后和黄便调查了所有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