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事实,终于让封京城里的所有将士都清醒的意识到,现在是该拼命的时候了。
谢应看亲自巡视四面的城墙防守,将几位执掌中枢的宰执分派出去,一人负责督查一面城墙的防守,谁负责的地方出了问题,谁就带着一家老小的人头去见他。
层层重压之下,禁卫军的军容看上去终于像是那么回事了。
京城的百姓也自发组织起来,有力出力,有钱的出钱,开始为保卫京城贡献绵薄之力。
李绾儿掏出银两,从各大酒楼购买了大量饭菜吃食带人送上城墙,并捐出了价值数千两白银的珠宝首饰用作军需。
乌族人随后的三天里,不停的发动进攻,但已经醒过来的封京城已经坚如磐石。
乌族人每次的进攻,都只是徒劳的丢下数千具尸体而已。
营寨中的述律先双目赤红,帐中几名可怜的中原女子早已被他玩弄后杀了泄愤。
前来劝说退兵的各军将领络绎不绝,这令他更为暴怒。
他已经意识到,封京城已经不可能攻下来了。
封京城的守军越打越强,离封京最近的大泓勤王军距封京已不到三日行程。
不仅仅是述律先与各部族军的首领们心里清楚,就连封京守军,大泓朝廷上下也清楚,乌族人只有马上退兵一条路可以走。
然而,历史总有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转折,而其中的真相又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玩弄历史的不仅仅是那极少一撮的精英人物,有时候,当权者视之为蝼蚁的一个小人物一个小小的举动便可能让历史完全改变。
王鹏举自然是个小人物,虽然他曾为举人,曾为良山盗第二把交椅,但在真正的大人物眼中,他无关紧要,有如蝼蚁。
家破人亡之后,他对朝廷的当权者,尤其是蔡琰一系有着刻骨的仇恨,他投靠端王,是因为端王曾许诺助他对付蔡琰一系。
但是,他越来越发现,端王只是想利用他而已,所谓的助他对付蔡琰一系,永远只是嘴边的托辞而已。
他愤怒而绝望,但无关紧要的他只有沉默的权利。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王鹏举做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他要拖着这座城与蔡琰同归于尽,即便是背负千古骂名又如何。
自兰娘死了的那一日起,他的心便已经死了,活着便是为了报仇,那个作恶多端的县令已经死了,但为他撑腰的蔡琰还活着,他也得死。
就在述律先绝望下准备下令撤军之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