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本王到江南来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清除江南的不稳定因素而来,为了江南的长治久安而来。”
说这话时,他的目光不经意的掠过了孟家家主孟正非与方家家主方子业。
孟正非与方子业心里正直犯嘀咕呢,却听谢逍继续问起了元家的天才人物元九来。
元九虽只是元浚的侄子,但却是整个元家的骄傲,也因为元九实在太过优秀,元家其他人连嫉恨的心思都很难生出来。
元九,五岁能吟诗,七岁便已群览圣贤书,今年年方十三,却已是名满江南的天才少年,江宁府去年乡试的解元。
谢逍不无好奇与惋惜的问道:“元九怎么没参加此次会试啊?真是可惜了,说不定他还有可能连中三元,成为江南科举史上的第一人。”
元浚呵呵笑道:“殿下不必可惜,本来小九自小就厌文喜武,而且不喜张扬,鲜少外人知道,他于武道一途的天份与成就远胜于他的文道,去岁冬日时,长生观的李神通天师亲自到元家收徒,如今小九已成为李天师的关门弟子,跟随李天师闭关三年,是以没能参加今年的春闱会试。”
这件事在座的人几乎都是第一次听闻,着实被秀到了,酸得不行。
谢逍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哈哈笑道:“原来如此,照元家主说来,元九可是真正的天眷之人,未来可期啊,本来在这里借朱知府的酒给元家道声贺喜。”
元浚眉眼含笑,举杯相应,一饮而尽后,才谦逊道:“再天才的人物,也要自身努力才行,不然,迟早会浪费天资的,好在小九还算懂事,从小就不怕吃苦,学什么都十分认真刻苦。”
孟子非叹道:“元青山生了个好儿子啊,这事旁人真是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元浚呵呵笑道:“子非兄的几个子女已经很不错了,不像我,几个儿女都不让人省心。”
朱胜非笑骂道:“元浚兄,你这话就有些虚伪了,虽然一个元九盖住了江南年青一代所有人的光芒,但谁不知道你元浚三个儿子今年一起入京赶考,很有可能同时中进士,至于令千金,先不说其他,光一个江南第一美人的名头,便足以令我等羡慕了。”
听到这里,连谢逍都有些动容,这江南元家成为江南大家族之首,果真是得上天眷顾,气运惊人,人才辈出啊。
孟子非再次插言道:“自从长生观观主李天师为元家堪舆风水,将元家家族墓地迁至青云山下之后,元家这些年真是顺风顺水,大吉大利啊。”
元浚眼光微寒,瞬间又隐去,小心的看了谢逍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