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开天辟地独一份,属于“处女感”,效果特棒!
最起码,卓尔当时那个惊啊,那个颤啊,那个触动啊,甚至都忍不住花钱充值订阅,当即在心里,把古温的真实职业归为了“心理咨询师”一类,并把“上架感言”这种互动形式列为关键时刻能扭转战局的第一大招。
这一次,他本来就准备了“感言”,前后修改81遍,终于成功跟邓铮那篇区别了81个字,但眼下这严峻情况,让他觉得这篇“感言”情绪造势的力度远远不够,于是,果断把自己反锁进书房,吹灯拔蜡,忆往昔,追过去,酝酿情绪,花了一个小时,炮制了一篇顶配版“上架感言”:
诸位侠友好。
这书前前后后准备了数年,大纲推翻过七次,开篇重写过八回,困难到数次想要放弃,但在大家的支持下,终于,要上架了。
上架之前,上人心里有一些话想说。
朋友们可能不知道,上人出生在一个山沟沟里,小时候,家境贫寒,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穿,寒冬腊月都是打赤脚走山路,一趟下来,脚上全部都是冻疮和泥巴。
苦。真的很苦。
小学读了两年,认识了几个字,就读不起了,9岁就辍学就去山里砍柴,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
从小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顿顿都吃上白米饭。更奢望点的说,能够买一双塑料底的鞋子,不至于每次下雨都浸水。
那时候,认识字不多,但很喜欢读故事,也很喜欢胡思乱想,瞎琢磨故事,但我那时候头顶的天空,就那么大,因为穷,所以怯懦,胆小,愚蠢……别说什么写作,就连把心里瞎想的故事说给别人听,我都从来不敢想……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些就好像是天上的星辰,我只可远远地仰望,却永远也触及不到。
连尝试去伸出手的资格都没有。
11岁的时候,家里实在撑不住了,爷爷托人给我弄了张假身份证,准备让我去打工,其实是同乡开的不正当休闲按摩会所,学着在里边打杂。
一切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按照着灰暗宿命的剧本前进……
但就这时,一个好心人来到我的生命里,他资助我上学,带我出国读书,带我见识这个世界,教会我,人,应该怎样活。
如今我学贯中西,能在大学任教,这其中,固然有我自己努力的成分,但更多还得益于这位老人家的天大恩泽。一辈子都还不清的恩泽。
学成回国教书,是老人家的梦想,我做到了。
但老人家还有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