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郭靖讲的内容……差不多讲了整整一章。
三联《倚天》中,《九阳真经》变成了“相传”是达摩祖师所写下的,但后来张君宝悟到:
达摩祖师是天竺人,就算会写中华文字,也必文理粗疏,九阳真经文字佳妙,外国人决计写不出,定是后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侣,假托达摩祖师之名,写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经》夹缝之中。
等于说,这一版中,间接剥夺了达摩对于《九阳》的知识产权,但没有指出具体的创作者。
第三版,也就是饱受诟病的世纪新修版中,《九阳》的知识产权给了一位斗酒僧。
里边《九阳》书后多了一篇后记,记载了成书过程。
这位前辈大德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姓名和家族姓氏,他一生从书生。道士,和尚大半生的走过。嵩山之巅遇全真教始祖王重阳真人,与其斗酒获胜。姑且称之为斗酒僧。
这位斗酒僧赢得王重阳,得以一窥当时射雕四绝尽皆羡慕的九阴真经。在佩服当年黄裳的这位高人的同时却又不失时的发现,九阴真经推崇道教始祖老子之学问,注重弱胜小,柔胜刚,阴胜阳。未及阴阳互济之妙,于是躲进少林寺,自创《九阳真经》。
因生性懦弱,不敢、也不便与其他僧人讨论。就随手写在了四卷梵文的《楞伽经》行间的字缝里。
后来,觉远监管藏经阁,无书不读,熟读各种经书,包括《楞伽经》中夹着的《九阳真经》。
但觉远并不知道这是武学宝典,只当成强身健体吐纳导引术来练。后来被潇湘子和尹克西发现,偷走了《楞伽经》。
觉远和徒弟张君宝追他们到华山。遇到了正在那里论剑的杨过、黄药师等人,接上了《神雕》最后。
潇、尹为了躲避追捕,已经偷偷将《九阳真经》藏在了白猿肚里。觉远大师人老实,自然想不到,搜了半天,也没找回来。回到少林,觉远因为遗失了《楞伽经》被罚挑水。
潇、尹二人携带白猿西去,都怕对方学了《九阳真经》,互相制衡、猜忌,迟迟不肯从白猿肚子取出。后来直接相互残杀。
尹克西临死前良心发现。告知何足道,托其转告觉远“经在猴中”,当时快不行了,何足道听不太清楚。就记得个“经在油中”,何足道很讲道义,亲自上了躺少林,准备告诉觉远大师,半路遇到郭襄……
这就接上了《倚天》第一章的内容。
后在少林因误会而起争斗,少年君宝出手。被发现没有入室就会武功,怕重蹈火头陀的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