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授,或者神丹妙药增功,又或者天赋过人,这是无可避免的,但这也是武侠小说的特点,必须有武。有武就必须有这些!但是这只是武侠的形式,武侠真正看的是什么,是情怀。是家国大义,是英雄儿女……绝对属于通俗的范畴!”
“唉,吵什么吵?!要我说,武侠小说本来就是娱乐读物、成人童话,这一点,我相信金梁先生自己也得承认!怪只怪,之前那些只会见风使舵的媒体捧得太厉害了。俨然就捧成了最高水平级别的正道文化代表了!看,要看他它的功能和形态,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传导的特性是什么。武侠小说,它能说得出个一二三四来吗?”
“……我不同意。什么是,别整那些虚的,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文的学问。文字从创出那一刻起就是用来沟通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传播知识的。以我之见。不管一本小说格调多高,首先得有读者,它才有价值,否则就一文不值。武侠小说虽然在金梁先生手里刚刚兴起,但它影响范围非常广的,这一点,从《萍踪》疯狂的实体销量就可见一斑。再加上,武侠小说读者一般都是年轻人居多。说它能影响未来的主流文化也不为过。所谓武侠小说幻想成分太重、脱离实际、主角一定武功高强、奇遇多多,确实存在。但这不是重点。主角最重要的不是武功多么高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国爱民的侠义之心,这才是武侠小说的灵魂所在。这种核心价值观,绝对当得起‘大众’四个字……”
一场持续一整天的激烈辩论,战火波及很大。
甚至连久未露面的林小璐也披着“累死老汉了”的账号出来跳脚、激辩。
号称金梁死忠粉的“十五万金甲”,在个历史性敏感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狠狠伤了和气,最终分崩离析。收拾残局后,仅剩下了不足十一万继续驻留。而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持保留意见的。
邓铮这一整天,什么也没做,就作为旁观者,目睹数万人为自己、为武侠小说展开火花四溅、寸步不让的激辩。
作为前世的骨灰级武侠迷,他自然知道,类似争论和偏见前世也是屡见不鲜,几乎伴随着武侠小说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
实际上,当初武侠小说从小众,在几代名家手里,渐渐发展成为大众最主要的读物之一时,主流界要么视其为“垃圾”,大加挞伐,要么对其掩耳盗铃,视而不见,真正能够以公正之心进行理论观照者屈指可数。要么“斥为邪说”,要么装做“不屑辩”,让它“自生自灭”。
像公认的武侠宗师金庸老先生,1972完成《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