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打开了一条缝,中年女人扫视着站在门口的这群人,或许是刚才学生们的吵闹将她吸引过来。
丁朋产生了莫名的紧张,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缓和了下语气,说:“我是民办中学的老师,今天带着学生来郊游,可是山里起了大雾找不到下山的路,您知道怎么下山吗?”
“民办一中?”女人念叨着这几个字,然后将门缓缓的打开。此时丁朋才看见女人佝偻着背,像一个七十岁的老婆婆。
女人说:“不知道。”
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户人家,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丁朋走上前两步,尽量保持一个温和的微笑:“阿姨,那您知道哪里能接收到手机信号吗?”
女人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面对着女人的一问三不知,丁朋也犯难了。再折返下山,且不说是不是真能找到下山的路,学生们来来回回的也折腾不起。
女人的目光移到了身后的学生们身上,露出一副怜悯的神情,说:“看你们身上都湿了,要不要进来坐坐。屋里有柴火,把衣裳烤干了再下山。”
女人的主动邀请让陷入绝境的丁朋顿时感动了,连忙道谢,从兜里掏出几百块钱:“谢谢,我们不会让你吃亏的。”
女人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将门打开:“这些东西对我已经没用了,进来吧,山里湿气重,别着凉了。”
想不到在这荒山野岭的还能遇到好人,学生们也挺高兴的,之前的阴霾一扫而光。
丁朋走在女人的身边,她说自己姓戴,是本村人,可以叫她戴阿姨。
戴阿姨说柴火都在正屋旁边的耳房里,只要别搞乱了就行。她的丈夫和女儿今天就会回来,得给他们一个整洁的家。
院子里生起了火,感觉暖和了许多。
安定下来以后,丁朋才想起刚才田甜塞给自己的纸。他展开看,一共有三张。
第一张纸上画了一行人在林间行走,好像是在下山。丁朋感觉到很熟悉,但又说不上来。
第二张画的是一座房子,门前挂着两个灯笼,因为都是铅笔画的,而且画的很抽象。但丁朋还是看出来,田甜所画的第二张纸上是自己目前所在的这间房屋。
一股不祥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他展开了第三张画纸。
第三张纸上画的是两个人,其中一个张开手臂,低垂着头,看起来像是教堂里的耶稣。另外一个站在四方形的框边,两人打扮和身材一模一样。
丁朋心里想着:“现在的小孩子脑袋里都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