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直到整只鸡被绿色的桑叶完全包裹。
另一只野兔也用同样的方法包裹好,然后从溪水边抓一些黄色的硬泥浆,调和成适合的泥糊糊,覆盖在已经处理过的野鸡、野兔身上。这些黄色泥浆叫观音土,以前闹饥荒有人直接吃这种泥巴,在肚子里不消化,最后直接涨死。
不过用它作为叫花鸡的包裹物,最是合适,烧好之后,不有新鲜叶子的青草香,还有泥土特有的芬香,和野鸡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绝对是人间的极品美食。
都弄好后,云涛在地上挖个小坑,把这些野味放进去,再在上面盖上薄薄的一层泥土,云涛找来一堆柴火放在上面,用打火机点燃,烧起来。
“姐夫,就这么就好了?”曾月有些疑惑地问道。
“就这样就好了,这个叫化鸡的做法很简单,不过味道绝对非常地美味哦,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云涛笑笑地说道。
“真的会很好吃?”林秋菊也有些不相信地问道。
“呵呵,等会儿你们尝尝就知道了,要是味道不好,叫化鸡也不会这么地出名呀。”云涛笑道。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阵阵的肉香味从地面下传出来。
“姐夫,好香呀!”曾月嗅着香味,吃惊地说道。
“呵呵,等会你吃吃,就知道味道绝对比你闻起来更好。”云涛笑笑地说道。
“涛哥,好了没有!”林秋菊咽咽口水说道。
“快了!”云涛说道。
过了五、六分钟,云涛用把燃烧的柴火熄灭,把叫化鸡从地里给扒出来时,用棍子轻轻一敲,泥土就裂开了缝隙,一股极为奇特的香味从里面散发出来。
关于叫化鸡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在明末清初,常!熟虞山麓有一叫花子,某天偶得一鸡,却苦无炊具调料,无奈之中,便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带毛涂上泥巴,取枯枝树叶堆成火堆,将鸡放入火中烧烤。
待泥干成熟,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叫化子大喜过望,遂抱鸡狼吞虎咽起来,正好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路过,闻到香味就尝了一下,觉得味道独特,回家命其家人稍加调味如法炮制,味道更是鲜美无比。
后来,这种烹制方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大家把这种烹制出来的鸡叫“叫化”。再以后,这种做法被菜馆中的人学去,对其制法亦精益求精,并增添了多种调味辅料,因此赢得了众多食者的赞赏,名声远扬,慕名品尝者,常年络绎不绝。
“姐夫,快给我!”
曾月闻着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