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华润公司与渣打银行(1 / 4)

在好莱坞,只要有点见识的都知道,纯粹的电影制作公司,在电视发展起来之后就不行了,老资格的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到了70年代就剩下了6个。

在这严峻的形势逼迫之下,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寻思着开拓财源,比如同电视台结成伙伴关系,长期提供电视电影和电视剧集,又比如与玩具商合作,开发电影的主题玩具和主题游戏等。当然,主题服装也成了最紧要的周边产品之一,乃至各种以卖座电影为主题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及产业,都成了电影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有点眼光的电影公司都知道未来绝对是集团化公司的天下,它们也在努力进行着扩张和转型,除了迪尼斯因为一直都在多元化发展而取得成功之外,余者尽皆宣告失败,先后被并购。

如果历史的惯姓没发生巨大的出轨的话,明年即84年,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就会伸出獠牙,吞下二十世纪福克斯;89年,附属于可口可乐公司的哥伦比亚影业便会被曰本的索尼公司并购;90年的时候,华纳公司便会被巨无霸似的时代集团收归囊中,改名时代华纳;到了93年,苦苦支撑的派拉蒙也被数位大鳄给盯上,一场激烈的争夺,最终花落多媒体集团维亚康姆给的手中;环球影业也好不了多少,8、90年代被美国音乐公司、曰本松下电器倒腾来、倒腾去,接着新世纪威望迪转了转手,卖给了通用电气、康卡斯特(nbc);最倒霉的孩子是米高梅,70年代被拉斯维加斯赌业大亨克尔科里恩弄了去,然后开赌场、宾馆,就像一个玩具一样,被克尔科里恩卖了两次,又买了两次,最后实在不堪折腾——破产了。

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结束,好莱坞出现了几个大规模集团化的电影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强有力的垄断态势,此后再无新的势力能够崛起。

新线靠着《忍者神龟》大赚一笔,马上就被时代华纳收购,纵然靠着《指环王》在全球收入60多亿美元,最终还是没逃掉被时代华纳蹂躏的命。

米拉麦克斯凭着《姓谎言录像带》和《低俗小说》等读力制作风光无限,很快被迪斯尼一口吞掉。

梦工厂前有斯皮尔伯格,后有保罗艾伦和韩国三星财团,烧了几十亿美元,十年之后,折戟沉沙,进了派拉蒙的口袋。

这就是好莱坞牛气哄哄的电影公司的命运,俨然是资本家的玩具。至于香港的电影公司,没有一个成气候的,当票房收入不佳的时候,全都萎了,破产的破产,蒸发的蒸发,只剩下苟延残喘的阿猫阿狗三两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