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七章 分家(1 / 5)

听到张绍平的一番解说,陈冠忠若有所思,忽然道:“张生,我赞成《电视时代》大中华版和国际版合二为一,我觉得杂志改为半月刊就行了,无须做月刊。”

“哦,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我觉得‘电视’并不局限于电视剧,而是凡通过电视机这个媒介的艺人,都可以认为是电视艺人嘛。比如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司仪,甚至电台DJ也可以啊!”

“好,说得好!”张绍平自嘲地说,“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倒是被‘电视’两字束缚住了,一提到电视就想到电视剧,思想太狭隘了啊!”

“不仅如此,动画片也可以票选啊!美国的《时代周刊》都可以选‘电脑’作为年度风云人物,动画片的虚拟人物为什么就不行?如果艺人连虚拟的动画人物都比不过,也就算不上‘年度最受欢迎艺人’了。而且,我们也要定个规矩,一年之中如果都没参加剧组或演艺活动的艺人,不能参与年度评选。”

在1982年,《时代》把“计算机”评选为年度人物。《时代》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曰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

“行!细则方面,你们拟出来就是了!”

几人七嘴八舌的,最后拍板,《电视时代》杂志增多一个栏目——剧目品评,选出国内外优秀的电视剧、各类节目,进行介绍、品评。

《电影双周刊》也做出改变,改名为《世界第一影评》,月刊杂志。常设栏目包括专栏“作者研究”、“影片记录”、“影片分析”、“电影人专访”、“影评人”。

“作者研究”以每期一个重点人物的形式推出,无论是已成名或已逝世的电影大师,还是刚崭露头角的名导,亦无论是艺术片的电影家,还是商业片的电影导演,都会被该栏目以专题姓的方式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深度回顾。“影片记录”是对正在拍摄新片的重要导演作现场采访,并对整部电影的拍摄过程跟踪报道。“影片分析”是对口碑好或差的新作电影进行评析。“电影人专访”主要采访对促进电影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如制片人、院商、导演、演员乃至影史专家、电影幕后工作人员。“影评人”有专业的资深影评人的稿件,也有高端的影迷写的影评。

此外,张绍平学后世的《首映》杂志,搞了个“年度明星权力榜”、“年度50部最佳影片”、“香港电影工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包括电影映前调研、院线调研、票房调研、观影人次及场次调研等等,每期评一次。

按张绍平的意思,不做就不做,既然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