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六章 改组(4 / 5)

大家都点头,听不出毛病来。

张绍平双手一摊,道:“这不就得了,杂志卖不出去,就没有影响力,没影响力,就谈不上权威。反过来说,不是权威的杂志,肯定是卖不出去的。”

舒琪、陈栢生两人听到这里,顿时都傻眼了。张绍平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他们影评家所谓的“权威姓”剥得一干二净。

罗惟明一看向来善于忽悠的陈栢生,在张绍平面前吃瘪,就觉得有趣,他可不是个死脑筋的人,也决不会抱着影评人最专业牛叉的想法。他出来打圆场说:“张生话里有话,应该不是对文艺片弃之敝履,何不和盘托出?”

“我把电影杂志分为两类,一类归为通俗时尚,以普通大众为目标,报道人人喜闻乐见的东西。另一类走专业化,面向业内人士和有高端欣赏水平的影迷,以专业影评为主,做深度报道及剖析。”

听到这话,陈栢生、舒琪两人心气顺畅许多了,张绍平毕竟还是看重影评人的意见的。大家也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到了,纷纷认真听起来。

“大家都知道,《电影时代》和《电影双周刊》在内容上有相当部分是同质的,所以必须改组。此外,其它几本杂志,大家如果有好的建议的,也可以提出来。我们既然有香港金像奖的主办权,就必须有相匹配的影响力和权威姓,不然的话,颁的奖没人当一回事,岂不是个笑话?”

颁个奖,连奖杯都没有,去的人也是看笑话的居多,这样的奖,张绍平宁愿不举办,也不愿让人像看傻子一样净笑话。

探讨改组的事宜,大家尽皆可以畅所欲言,怎么改,可不可行,每个提议都是要经过一阵子激烈的争论的。张绍平特意订购了好几本国外比较出名的电影刊物,《电影手册》、《好莱坞报道》、《综艺》等作为参考。

中午饭、晚饭,大家全部在会议室解决,一直激烈争论到晚上十点多钟,才终于有了个大致的改组计划书。

《电影时代》从半月刊改为周刊,原因很简单,单是香港每年拍摄的电影就有两百多部,而能够上映的电影却只有拍摄的二分之一,每年约120多部左右。如果加上大中华地区其它的电影,每个星期的电影娱乐素材足够写了。

《电影时代》常设的栏目有“电影新闻资讯”、“行业动态”、“片场花絮”、“读者互动”、“明星风采”、“明星梦”。

“电影新闻资讯”无外乎该星期有什么电影上映、谁演的、什么类型、上映曰期、哪些影院可以观看等。“行业动态”包括大大小小各家电影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