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明三人听到张绍平的话,对视一眼,透过眼神交换信息,之后才由主管发行推广业务的李照华说道:“电视剧引进内地尚是首例,我们只能比照台湾、东南亚地区的行情。买断的话,每集550美元。如果是分账代理方式,代理费比例15%。”
“买断价太高了,而代理费比例又太低了,这可不成!”张绍平皱眉道。
李照华反驳道:“买断的行情价一般是500-650美元每集,而我们亚视给的每集550美元,比中间价还低。至于代理费比例,大概在10%-15%左右,而我们给的已是最高比例了,绝对超过无线所能给的。”
“不行!你们要价太高了!买断播放权每集我只能给400美元,而如果是分账代理的方式,比例我要调到20%,而且还得每部剧集有1000美元的保底。”张绍平摇头否决了李照华的提价,然后开出自己的价码。
“什么?20%的代理费比例,还要有1000美元的保底?”
对张绍平的狮子大开口,三位亚视高层是彻底震惊住了。
什么叫做保底金?这近似于当前戏院盛行的包底制度。
港台的院线是以包租形式来排片的,即必须按电影院的座位、设备、开支,来决定每月包租费,不论戏院每曰收入多少,都按月要付包租费。
据说,在台湾,掌握院线的大片商和几条热门院线的龙头戏院的老板们,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到台北市的北投,通宵吃喝玩乐,全由制片人付账。制片人为了要上片,挤进一个档期,不要请戏院老板吃花酒,还要送红包。红包大小依档期好坏而定,假曰多的好档期,一部片送上百万新台币红包不算多。当时一部小卡司的台片制作成本,通常也不过三、四百万新台币左右,无形就增加了四分之一的成本负担。
这种包底制度在电影行业盛行到极致,到了电视行业,就换了个说法,那就是保底金。不过,保底金不是谁都能拿的。像亚视这样的大公司,发行商竟敢要求给保底金,这倒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起码徐晓明三人就从没想过这桩,他们差点就爆发了,张绍平这简直是想钱想疯了。
“三位,看你们这表情,莫非认为我在讹诈你们不成?”一见三人乍然变色,隐隐有怒火喷发的趋势,张绍平挑了挑眉,干脆把话挑明了说。
“讹诈倒不至于,这条件,亚视是断然给不出的。我想,不仅是亚视,甚至是无线及台湾的电视台,也没一个会给这样的优惠!”李壮烈深呼吸几下,顺了顺气,平心静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