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两百万港元。”张绍平充满自信,说话铿锵有力。
这也不用去问,陈老板心中自然有数,他想了想,一咬牙,迎着张绍平灼灼的目光拍桌道:“张老弟诚意十足,既然都这样说了,陈某人干了!”
“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张绍平笑了,笑得很灿烂,他知道自己打根基的计划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这年头,台湾企业还没有三十年后的暮气,企图心相当强。尤其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做活做强,连老板都满世界四处去寻找机会,开发市场,很少会待在台湾。大陆改革开放后,市场逐渐打开,台湾的商人立马像闻到血腥味的鳄鱼蜂拥在香港,打算借香港这个跳板北望神州大地。
张绍平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根本不愁找不到代工工厂,那只是迟早的事。时间就是金钱,他可不会扯皮浪费时间,只要找到愿意代工的,哪怕付出多点代价,他也是愿意的。
张绍平的野心很大,他第一步先是找家成衣制造工厂代工,先把必然会抢购一空的“幸子衫”、“光夫衫”投入内地市场。第二步,便会拿着新成立的千万大公司这个噱头去东莞圈地插旗,争取优惠,建立工厂。第三步,便是借着衣服大卖的风潮,堂而皇之的把衣服进入国营百货商场销售。第四步最重要,在内地树立衣服高档品牌,辐射港台亚太地区。
作为后世人,张绍平比任何人都清楚,没有自己的核心品牌,仅是代工加工或贸易,前途是黯淡的。最好的例子,后世的台湾中小企业就是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