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22章 被鄙视了(1 / 4)

从19岁出家,到22岁家破人亡,这位明皇后人可以说是万念俱灰,终于在一年之后,正式剃度,成为了一名僧人。

出家之后,朱统的法号,就成了“传綮”和尚,字“刃庵”,号“雪个”。

在弘敏法师的开导下,从此开始了自己“让万物生灵都入画”的画家生涯,于是后来就有了传世之作《传綮写生册》。

他从28岁至34岁在介冈灯社任住持,曾有弟子百多人,46岁的时候定居奉新耕香院。

那段时间,清廷也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所以他的画一般都是使用障眼法,借着画面的由头,借题挥的题诗也就成了他最擅长的地方,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的画作,就已经开始脱离了传统山水国画的范畴,开始衍生出了写意的苗头。

虽然那时候的他已经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间的做派了,可是清廷却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

犹豫思乡心切,传綮在56岁的时候,在临川突狂症,也有人说他其实就是装疯,他光着头赤着脚,衣衫破碎,目光呆滞,自言自语,踉踉跄跄,就那么一路浑浑噩噩的走回了老家南a昌。。。

因为他这样的症状,清廷的人虽然对他颇有怀疑,但也没有下毒手,就这样他在本族侄子家休养一年,他59岁的时候,“八大山人”题款开始问世。

公元17o5年八月六日,八大山人在“寤歌草堂”病逝,享年8o岁,也算是朱姓皇帝一脉里,为数不多的长寿之人,但也是个苦命人。

正是因为他这一生的坎坷经历,让他积累出了异于其他中国山水画家,对生活的感触和体验,所以他画出来的画作,往往风格非常迥异。

其实他也正是用着这样的画法。来抒自己内心的压抑,亡国破家之痛,毕竟不是那么快就能简单忘掉的痛苦,而他只能把这种痛苦。寄情于自己笔下的画作之间。

也正是这种情绪,才让他创作出了中国山水的写意画派,也就是和西方印象派风格非常相近的艺术画作。

在他之后,曾经有无数的画家,想要模仿他这种创作风格。只可惜大多数人都只能画的是形似而神非,也就正是因为这些失败的后人的衬托,才让八大山人的画作,在中国古山水画的历史上,显得是那么的独树一帜,高不可攀。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些年来,他的画作为什么价格如此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最近几年国内的收藏市场一直非常火爆,京城,浦海几乎每年都会有专项的古董山水画的拍卖专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