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15章 红山古玉(2 / 4)

翻上几十倍不止。

当时看完那期节目之后,他对于那些盗墓者们可以说是恨得咬牙切齿,这帮鼠目寸光的家伙。就为了眼前那么一点点的利益,就把咱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当成垃圾一样,打包处理给那些白皮鬼佬,他们也不怕死了之后,会被自己的祖宗唾骂?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那帮家伙人性的扭曲,真是让人胆寒。

可那个团伙,只不过就是诸多盗墓团伙中的一部分而已,像他们那样的盗墓团。在国内应该还有很多。

如果要是真的都已经被警察们抓绝了的话,恐怕今天自己也就不会再这个会场里看到这样的红山古玉了。

眼前的红山玉数量并不多,也就只有五枚左右,就那么孤零零的躺在台上的红色丝绸缎托盘里。

个头都不大。品相看着也不怎么好,雕工什么的更是粗陋不堪,如果光看品相,这几枚红山玉,根本就没办法和他以前见过的那些明清时期,雕工精美的羊脂白玉相媲美。

就算是和他之前在美国收上来那一批的商代古玉。也根本没法比。

但是如果论文化价值,那可就大大的不同了。

金沐晨再度把注意力集中回到了眼前的这几枚红山古玉之上,这几枚红山古玉,说实话看起来形象真不咋地,用的都是黄绿相间的岫岩玉雕刻而成。

因为玉的材质的缘故,这些玉雕,看起来根本就没有羊脂白玉那样看起来那么通透,而且根本就没什么包浆的颜色,看起来显得非常的黯淡无光。

雕工更是简陋无比,就只有那么几条简单的线条,而且在坑洼出,甚至还能看到打磨,刮磨后的痕迹。

这样的玉,如果放到明清时代,那绝对就是连路边货水平都比不上的垃圾大路货,但是如果放到四千五百多年前,那简直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要知道,那可是个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年代,那个时代的人,很多都填不饱肚子,甚至连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原始雏形都还没有形成。

人们的生活用具,别说是铁器,就连青铜器都没有,那时候人们使用最多的生产工具,就是磨尖了的木棒,还有磨的比较锋利的石斧。

可是当时的人们,居然能够用那样简单的工具,制作出这样的玉器,这已经说明了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了极度高等的智慧。

当然后来考古学家们的一系列发现,也验证了后人对红山文化的猜测。

根据考古学家们,后来发现的几个大型红山文化人类聚居区的发掘之后,考古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