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八十八章 拜年(2 / 3)

随身山河图 山村户口 2236 字 2021-06-13

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等等热情款待之。

中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其实也有一个传说。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撒播,头钉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护相祝贺。

“大家新年好!”一群孩子喊得倒也大声,动作还很一致,给楚家强等人鞠躬一拜,礼貌做足。

楚家强等人也不好刁难人家,赶紧分红包。二婶捧出一大盒子,里面很多东西,瓜子、油角、饼干、冬瓜糖、莲藕糖等等,让孩子们拿。那些小家伙也不客气,伸手就捉了一大把,往衣袋里塞。

来楚家强这里,这些孩子就没人拿了五六个大红包,估计也是今年利是钱的大头了。他们可是知道,这里的红包可不会少于五十块的,尤其是几个外国佬的。

东西也吃了,红包也拿了。这些小家伙没有逗留的意思,继续朝其他地方出发,看来是准备游村子了。小松鼠等小动物也跟着去,鹩哥就一马当先。

这时,楚家强的电话就又响起来,全都是来电恭贺新春的,短信也是不少,楚家强都礼貌性地回复。

“电脑里面也很多人发来贺年卡!”叶彩萍跟楚家强说道。如今,很多人的朋友都是天南地北的,不可能都跑去拜年,只能靠电话、短信跟网络了。

尤其是电子贺年卡,越来越兴。这东西其实挺好,制作精美,而且不会太浪费资源等等。

然而,贺年卡并不是近现代的产物,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其详细情况虽不可确定,但宋代以前是肯定已有了。古时文人雅士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

到了宋代,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因为宋代的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感到互相登门拜年耗费时日,便改用名帖相互投贺。

到了明清两朝,投寄贺年片来拜年之风更加盛行。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