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什么鸟?”楚家强疑问道。
“朱鹮,没听说过吧?这可是我们国家一级的保护动物,非常稀少,跟华南虎差不多。野外的基本上找不到了。”文教授笑着说道。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
它们对生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
“这种鸟因为性格温顺。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没想到还有野生的,真是太意外了。看样子,应该还是云开大山里面飞出来的,而不是被飞下来的候鸟。”付盛林神情激动,眼睛紧紧地看着那时而优雅地飞翔,时而落在大榕树上的身影。
“呵呵!这里真是块宝地,居然吸引那么多的珍稀动物过来。”丁院长无疑是最高兴的,看这些快要灭绝的动物再次跑出来。
楚家强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朱鹮。朱鹮他倒是听说过,以前听说在北方无意间发现几个,引起很大的震动。
朱鹮是稀世珍禽,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冬水田数量的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森林减少和人为干扰等原因,使得朱鹮对变化了的环境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
“现在,这种珍稀鸟类,也就只有我们国内还有,已经是我们国内特有的物种,呵呵!”文教授解释。
二十年代人们认为日本的朱鹮已不存在,但后来又发现少量残存于佐渡和能登半岛的个体。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境内朱鹮绝迹,七十到八十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后日本血统的最后一只朱鹮阿金去世,日本朱鹮灭绝。可是不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好几只。
当时,可以说,朱鹮比起大熊猫珍贵多了。后来那七个经过人工繁殖,数量已经达到上千只。可惜,这些都不是野生的,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驯养,再放到野外,可能它们就会再次面临灭绝。
“你们不知道呀!当时寻找那七个朱鹮,花了多大的人力物力,才将以为是最后的火种留住。”付盛林回想起那时候的情形,也是感概万千。
“呃!不是说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