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项羽,来那么一场旷古烁今的巅峰对决,但是这样的硬碰硬,绝对不符合兵家之道。
如果韩信真的想要硬碰硬,硬用统帅指挥之力来镇压项羽的话,那么早在白日的垓下之战第一战时,韩信就能够挥兵七十万,将楚军二十万兵马全部合围镇杀。
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先是用了诈败之策,诱引楚军骑兵与步兵分离,然后以极少的代价歼灭楚军十万步兵,再在合围楚军十万骑兵后,又同意并且执行了张良四面楚歌之策。
随后,为了防止项羽突围,他还在联军外侧埋伏了十面埋伏。
为的就是用最少的代价,打出最大的战果,如此才不负他心中所学,才不负他兵家之道,这样精彩绝伦的一战,才能被后世人所传颂。
如果他真的和项羽硬碰硬的话,那就如了项羽玉石俱焚所愿了。
由于项羽在最不可能的时候,突袭最不可能的对象,所以开始对战齐军时,取得的一系列优势,如今又是士气暴涨的哀兵。
如同韩信再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硬碰硬的话,韩信相信以他的实力,他依然能够灭得了楚军,但是他这三十万兵马,也必定也会伤亡过半,甚至是元气大伤。
用七十万诸侯联军,灭了楚军二十万,却反而自身伤亡三十万,如此战果,岂不是虽胜尤败,韩信是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更何况,如同他韩信的兵力都被拼掉了,一个没有兵的齐王,那还是王么?
于是乎,韩信当即便向秦小白遥喊道:
“项王,如今你冲不破我的层层大阵,我也难以奈何得了你,持续下去必然两败俱伤,这种结果想必你我都不愿意看到,不然我们暂且停战三日如何?”
虽然韩信知道仗都已经打成这样了,依照项羽的个性,几乎没有什么可能停下来,但是韩信依然愿意一试。
况且,楚军可不是人人都是项羽,如果他愿意停战的话,那么就给了楚军们生的希望,此战就不是必死之战了,那么如此一来,就必然能够瓦解了其凌厉攻势。
一旦楚军攻势有丝毫的缓慢,或者士气消退之意,那么韩信便就能从这被动招架,被追得到处转移阵地之中解脱出来,甚至还能组织反扑,那么他的胜算就得大大增加了。
而秦小白此时也越发的焦急起来,力能扛鼎和气吞山河那两个技能,使用时间早已经到了。
他这个刀锋变钝了,楚军的攻势自然也就缓慢了下来,在追击韩信时,攻破韩信布置的一个个大阵,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