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43章 迅速崛起的“东方系” 一(2 / 4)

量一路攀升,陆氏电子公司接到的显示器供货订单也一直在增加。陆氏电子下属的三家电视机工厂都已经满负荷运作,很难继续提高产能。所以陆秦天又开始筹划开设新厂。

霍营东陪同着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彭飞社长走进宴会厅,两人一眼就注意到了,围在李轩身边热烈讨论的一群人。

“这位就是名动香港的‘小李生’吧?比照片更显得年轻,真是年少有为!”彭社长朝霍营东笑着问道。

“是啊,后生可畏!”霍营东点了点头说道。

在香港,能结识港督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与新华分社社长走进,则是一件惹人非议的事情。霍营东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被港府定性为“亲-共”分子,早些年还要担心会不会被遣送出香港的问题,现在没有这种后顾之忧。自然也就无需再像前些年那般低调。

彭社长主动朝李轩那边走去,他在香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收集全港重要社会人物的资料,并相应的统战做好。这位“小李生”最近如彗星一般崛起。耀眼到让人想忽视都很困难的地步。

社里面对他的资料收集自然非常详细,最近摆在他案头的报告中。一个叫做“东方系”的词出现的非常频繁。

比如站在李轩旁边侃侃而谈的陆秦天,他的陆氏电子公司就被认为是“东方系”公司的典型代表。陆秦天算是最早一批赴大陆合作的香港老板。彭飞对他的资料也了若指掌。

去年粤交会,陆秦天与粤州市南华机械厂达成合作协议,来料生产天虹牌电视机。当时双方就产品的外销比例问题扯皮了好久,最终确定每月7500台的产量中,三分之一发往香港由陆秦天负责销售,剩余的三分之二上架到内地的各个友谊商店进行销售。

中外合作项目中,双方最难达成统一的问题,往往都是产品外销比例的问题。外商希望能够就地销售,赚中国人的钱。而中方则希望能全部外销,换回更多宝贵的外汇。

各个地方的政府,为了让本地企业能扩大出口,玩了命的给各种补贴。要是八十年代的外国政府,也学后世那样对中国产品搞个“双反”调查,绝对是一查一个准。

但最近陆秦天在特区政府的撮合下,与贵州803厂达成合资协议,却根本没有出现这种问题。803厂负责出人力,陆氏电子公司负责出资金、出设备,双方合作生产与电视机模样差不多的电脑显示器,所有产品全部外销。

陆秦天根本没提内销比例的问题,只是要求大陆方面创造一切条件让工厂尽快投产。同时他再三强调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