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豪来说,好比关在笼子里的获得了自由,可以轻松愉快的在天空中翱翔。所以每个月除了回一趟家去给父亲和名义上的母亲问安,他并不愿意回到清水湾的那栋林氏豪宅,因为他在那里并没有感觉到家的一丝暖意。
这些内幕,李轩都是从隔壁寝室一个比较八卦的同学那里听说的。据说林瑜豪刚认祖归宗那会儿,香港许多小报把这件事当做豪门八卦连篇累牍的大加报道。
双红大战结束已经十二点了,大家各自回自己的寝室睡觉。林瑜豪一路上还不停和李轩讨论上半场达格利什的那个进球,他最近有成为红军死忠粉的倾向。也许是这几年在家里太过压抑了,李轩觉得自己这个室友最近说话越来越多,都快变成话唠了。
当然,按林瑜豪自己的说法,他这是在为下个星期联合书院学生会的竞选做预演,现在多说多练习免得走上演讲台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轩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他这个理由。其实李轩心里还是为自己的室友兼好友感到高兴的,毕竟人生遭遇到如此的挫折还能不抑郁,继续对生活保持热情,他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了。
第二天是周末,两人睡了个懒觉,起床后一起下楼去餐厅吃午饭。吃完午饭,林瑜豪回宿舍的学习室继续看书,而李轩则去教工宿舍的赵教授家上门拜访。
赵教授的全名叫赵伟明,是中大电子工程学系的副主任,在学校开设了电子线路、半导体及器件、半导体器件的原理及技术等几门课程。李轩开学后去旁听过他的好几门课,于是让赵教授很快注意到了,他这个经常出现在他课堂后安排的陌生面孔。
赵伟明毕业于伦敦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之后又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博士学位。他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rca公司从事半导体电路设计工作。1974年的时候,他接到伦敦大学的学长,时任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主任高锟教授的聘请,邀请他返回香港中大电子系任教。高锟教授就是被誉为“光纤之父”,后来的中大校长,2009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轩现在在中大就读的是电子计算研究专业,但前世的他大学的主专业是微电子,去美国留学后在伯克利取得的学位也是电子工程学硕士,比起计算机编程,电子才是他的老本行。
重生后,李轩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继续跨入大学校门再读一次大学。除了为拿一张文凭为他脑子里领先这个世界三十年的知识与技术披一层保护的外衣,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拓宽人脉。
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