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九十章 最强博士论文(1 / 5)

吴有训的事情其实比较好解决,毕竟只要有成功的实验结果,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得到公认。

另一伙人就比较难受了。

李谕与康普顿、吴有训回到芝加哥大学后,专门去听了一个非常冷门的研讨会,——关于魏格纳与张相文的大陆漂移说。

这两人现在的关系比李谕想象中好太多,可能是惺惺相惜,因为目前几乎没有人相信大陆漂移这种天方夜谭般的理论。

他们每说几句都要招致反对甚至群嘲。

“在不同的大陆,我们可以看到完全相同的化石,而它们本不应该这么相近……所以我们假想,在几千万或者上亿年前,地球或许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一整块大陆……”

“一派胡言!”物理学家哈罗德·杰弗里斯说,“你们的说法有过于明显的漏洞,比如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大陆进行漂移?总不能说是洋流吧?”

“我们暂时不知道。”

“不知道?那就是科学幻想,不应作为科学结果!”芝加哥大学地质系教授T·钱柏林戏谑道,“大陆漂移说听起来更像一种不受限制、漫无边际的猜测,要想达到漂移的结果,就需要地球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与其他理论相比,这个理论毫不受真实世界的束缚,因此是荒谬的!”

古生物学家舒克特说得更加直白:“大陆漂移理论只是一个漂亮的梦,几个古生物化石的证据不足以颠覆所有人的认知。而且你们并非专业的古生物学家,一个门外汉把他掌握的事实从一个学科移植到另一个学科,显然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

……

总之,基本听不到什么相信的话。

研讨会仅仅开了不到一个小时,大家就散去,唯独李谕留了下来。

“看来结论还是远远不够呢。”李谕说。

张相文苦涩道:“应该说进展虽然多,但得不到认可。”

魏格纳本人同样颇为沮丧:“古生物学的教授甚至把我们的发现当作课堂上的笑料,而非科学的推论。”

张相文说:“而且我们确实对于这种大陆运动的动力来源毫无头绪。”

“未知的东西多,说明理论还在发展呗,”李谕鼓励道,“至于动力来源,确实是个麻烦问题,或许你们可以从火山、岩浆、地球构造乃至热动力学的角度入手。”

魏格纳说:“院士先生的建议非常好,不过您一句话就牵扯出好几门学科,研究难度又提升几个数量级。看来想完成这件事,不是几个人在几年或者十几年中可以做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