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劫(1 / 5)

这段时间李谕又去了趟上海,主要为了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

实在没办法,晚清民国时期,国内的灾情太严重,其中几场大旱灾,因此死亡的人数达到千万级别。

今年春天的雨水不多,是个非常不好的兆头,所以李谕联系了上海的红十字会,提前做点准备,筹措应急物资,从国外多买粮。

李谕个人提供20万大洋,足够买来六七百万斤粮食。

虽然数字看着不小,但如果灾情范围稍微大点,就很难办了,只能勉强度过几周的艰难时期,届时还要继续想办法筹措物资。

从上海返回时,李谕碰见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派来的几个代表,还有法国的学者桑志华。

桑志华是个搞古生物学的,这几年还在中国建了两个博物馆。

李谕和他闲聊道:“桑先生要继续扩建博物馆?”

桑志华说:“很有可能,我准备沿着黄河北上,继续进行古文化挖掘,虽然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成果,但我对此充满希望。”

实话说,这时候的中国考古学还是萌芽中的萌芽,搞考古的竟然大都是一帮老外。

李谕说:“古文化?”

桑志华说:“我已经挖到一些史前文明的遗物,估算有上万年历史。”

“史前文化的遗物年代可不太好估计。”李谕说。

桑志华说:“对的,只能靠地质年代,大致估算。”

他后来在黄河河套地区挖出了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化石。

李谕悠悠道:“如果借助元素半衰期,其实可以比较精确地估算文物年代。”

“半什么?”桑志华问。

“就是卢瑟福教授拿到诺贝尔化学奖的那项成果。”李谕说。

桑志华说:“原来是化学,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他的话启发了李谕,自己以后完全可以联合几个国内的化学家搞定还未问世的碳-14测年法,绝对是个诺贝尔化学奖级别的发现。

——

火车继续北上,次日天还未破晓时,车速突然渐渐降低,几声刺耳的枪响惊醒了所有人。

几分钟后,火车彻底停下,透过车窗看过去,上千土匪包围了火车。

“都下车,都下车!”几名土匪骑着马来回大喊。

李谕等乘客没办法,只能下车见机行事。

都下来后,上百名土匪立刻麻利地卸下火车上的货物,搬到马车上。

随后,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土匪头子来到众人面前,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