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六十三章 人类之光(2 / 5)

主也没留下儿子。为了这事,他好几个侄子甚至闹到了元世祖忽必烈那儿。

“徐世昌总统生怕再出差错,让山东督军派了军队过去守着,确保没人能够‘狸猫换太子’。最终顺利生下一名男婴,继承了孔家第三十二代衍圣公。

“只是他的母亲生产后半个月就因为产褥热过世。”

居里夫人惋惜道:“真是太令人感到遗憾了,生下来就没有父母。”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说:“没什么遗憾的,衍圣公能受到的教育,不会比宫里的小皇帝差。”

然后他又自我介绍:“在下钱基博,来自吴江丽则女子中学,有幸认识居里女士、李谕先生。”

钱基博是钱钟书的父亲,虽然名气远不如钱钟书,但好歹也是民国多所大学如清华、华东师范的教授。

“你好,”居里说,“你这一说,差点忘了贵国还有一位皇帝。”

李谕说:“忘了就忘了,无所谓。”

现在清帝的存在感迅速降低,实话说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这些前清皇族,就应该低调行事。

钱基博对居里说:“为了鼓舞国人多送女孩上学,本人想要撰写一部夫人的传记,不知可否?”

居里夫人笑道:“传记?那是写给已经过世的人。”

钱基博说:“只写截至您目前的人生,作为上部,已经足够激励国内女学。”

居里夫人说:“如果有用,当然可以。”

李谕说:“这件事简单,欧洲有很多文章,直接翻译就是。”

记得钱钟书的《围城》里,就提到过《居里夫人传》,当然只是一笔略过,但也说明居里夫人在国内知名度之高了。三十年代时,还有人在孔庙里见到挂着居里夫人的照片。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居里又去了多所上海、北京的大学,本来还想去趟武汉和广州,可惜她的身体状况不好,未能成行。此前在美国也只待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虽然时间很短,中国还是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临走时,居里向李谕再次保证:“将来我会尽可能接纳更多留法中国学生。”

“真是再好不过!”李谕感激道。

——

居里离开半个月后,汇丰银行第四任买办席鹿笙急匆匆造访李谕的豫园。

席家与李谕已经有十来年的接触,上海那栋别墅就是席家给李谕的地皮。

席鹿笙表情沉重,深吸一口气道:“院士先生,小女不幸得上消渴症,遍寻上海名医,不管中医西医,全问了个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