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五十七章 再临燕大(3 / 5)

李谕拱手道。

吕碧城好奇地张望进去:“女学生比我想象中还要多一些。”

司徒雷登说:“不少是从贝满女中以及协和女子大学直接合并过来的,所以比几乎是和尚大学的清华学堂以及北京大学强了不少。”

李谕笑道:“和尚大学?司徒先生的用语真是太有趣了,就怕蔡元培校长听到后会非常不高兴。”

“他不用不高兴,今天蔡校长就到场了。”

司徒雷登招了招手,个头比较矮的蔡元培便走了过来,“两位能来太好了,我就不用发言了,全是一群男人讲话,太没意思。”

吕碧城摆手说:“我不合适。”

蔡元培说:“夫人,您再合适不过,如今留学欧美的女子,只有可怜的上百人,撒在四万万中国人里,连几个影子都找不到。”

司徒雷登说:“而且夫人做过北洋女子学堂的校长,身份地位大家都认可。”

吕碧城没法拒绝了。

说是讲话,也不长,李谕被请过来,同样随便说了几句。但只是开学典礼,无非一些祝福的话。

吕碧城不仅讲话,典礼结束后还要动身去帮助帮助燕京大学里的北京女界联合会,——这是个五四时期成立的组织,不过因为女学生确实少,所以声音没那么大。

第2/2页)

“院士先生,碧城女士,我是燕京大学女界联合会的干事,谢婉莹。”一个长得瘦瘦的清秀女孩说。

吕碧城说:“你好,你是个勇敢的女孩。”

谢婉莹,更加被熟知的名字就是冰心。

今年的她只有二十岁,刚刚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她在《晨报》上写了两篇,均署名“冰心”,一篇叫做《两个家庭》,一篇叫做《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写的是两对年轻夫妇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两个不同家庭主妇给丈夫和孩子带来迥然不同的影响。《斯人独憔悴》则写两兄弟与汉奸父亲的冲突,由热血青年后退到封建军阀顺民的故事。

反正都是一些“问题”,反映社会问题的,关于当下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吕碧城说她“勇敢”,就是因为她以一个柔弱的女学生身份,敢去揭露问题。

吕碧城说:“只要你继续写,就算别的报纸不发,《大公报》也绝对会给你发表。”

“谢谢夫人,”冰心感激道,“另外,我还有件事想请您帮帮忙。”

吕碧城:“你尽管说。”

冰心说:“不久前,北洋政府不知道用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