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七十二章 新坑(3 / 6)

会不会被征募。”

一战时期,薛定谔确实进入了奥匈军队,成了一名炮兵军官。

大部分被征集到部队的科学家都进入了技术类兵种,炮兵部队是最多的,主要负责弹道计算。一战没有自行火炮这种先进武器,就看谁能更快地用固定火炮摧毁敌人目标。

只不过奥匈军队在一战中实在太拉胯,简直是一败涂地,士兵阵亡非常多,很多科学家不幸命丧沙场。

比如薛定谔的导师哈泽内尔,他是在1915年10月率队冲锋时阵亡的。

奥地利失去了一位正值创造性高峰的杰出物理学家,这种惨痛的损失无法挽回和弥补。

可能是不想再损失大牌学者,后来薛定谔就被编入了后方部队,主要负责培训。他在维也纳附近的军营里给即将赴任的防空部队军官讲授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例如大气构成,太阳辐射,大气的分布和每天、每年的变化;气压,高、低压区,大气环流特别是大洋、大陆和山区的风,气候分界线,风暴,云层结构,天气图的解释等等。

薛定谔在气象方面研究得很深入,论文中便有关于气象学的。

另外他在生物方面也是个大才,总之相当之博学。

玻尔不喜欢战争话题,打断他们的谈话道:“战争实在太愚蠢了!”

第2/2页)

“这个观点我无比赞同!但更愚蠢的还是那些政客!”爱因斯坦说,然后问道,“玻尔先生,你有没有获得教授聘书?”

“并没有,”玻尔颓丧道,“我很想回国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当一名理论物理教授,可惜这个申请被丹麦教育部驳回了。”

李谕问道:“为什么被驳回?”

玻尔说:“我也不知道,或许是丹麦教育部认为理论物理学没有实际意义。”

李谕说:“不知道我们一起联名写一封推荐信有没有帮助?”

李谕有心早点在这帮大佬年轻的时候多助点力,以后的好处肯定很多。

玻尔听后很高兴:“多谢!”

李谕随即手书了一封推荐信,并第一个签名。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人也签了名。

寄出信件后,众人高兴地吃了晚宴。

会议在第二天继续。

这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粒子方面,因为昨天李谕提出了很多关于粒子物理学的问题,引起了很大震动。

玻尔首先说:“昨天晚上我与远在英国的卢瑟福教授通了电报,他告诉了我一个很重要的实验现象。卢瑟福教授实验室一位叫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