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一章 学习苦还是生活苦(2 / 3)

孩子能去上上学,这些银子就当孩子的学费,要是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李谕瞄了一眼,自己当初给他的银子几乎一点都没动,看得出来老汉是下定了决心。

“好,这事包在我身上,钱你留着,因为我知道有个不需要交学费的地方。”

老汉讶道:“不需要交学费?”

老汉并非一开始就一贫如洗,他心里也是清楚的。当时清朝普通的私塾,虽然许多有官府或者地方豪绅的扶持,学费也差不多要合到100斤小麦左右,也就是一亩地的产量。

晚清土地兼并严重,普通农户哪还剩多少地,甚至大批农民沦为了地主家的佃农,基本拿不出这么多粮食专门当做一个孩童的学费。因为100斤小麦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贫下中农半年的口粮了。

对他们而言,这根本不是学不学的问题,而是活不活的问题。

李谕蹲在小男孩身旁,问道:“你想不想学西学?”

小男孩多少有点怯生,“西学是什么?我只知道四书五经。”

李谕说:“西学就是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有生老病死,为什么存在世间万物;还有如何造出坚船利炮,如何造出枪弹火车,如何让我们不被欺负。差不多是这样,你想学吗?”

小男孩听得心驰神往:“大哥哥,我想学!”

李谕拍了拍他的头:“但伱要知道,如果学西学,你就无法考取功名,无法当大官了。”

小男孩犹豫了犹豫,坚定地说:“我不想当大官!我只想不再让父亲挨饿。”

李谕哈哈大笑:“如果学好了,不仅你父亲不用挨饿,甚至更多人也都不会挨饿。不过这并不简单,因为你依然要学四书五经,依然要懂礼义道德,同时还要学会五花八门的西学门类,一定要吃许多苦。”

小男孩天真得笑了笑:“大哥哥,再苦能有观音土苦吗?”

李谕一愣,是啊,自己说了半天,其实对他来说,学习的苦和生活的苦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简直是在天堂好不好!

“不苦!你记住大哥哥这句话,先做人,再做学问!”

小男孩点点头,“我记住了。”

李谕站起身,“你们随我来吧。”

现在大清国土上西学学堂并不多,仅有的也大都在租界或者广州、上海等洋人较多的地方。所以想在清末的北京上西学学堂,还真不容易,要是想上个从小学就开始招生的,更难。

好在李谕恰好就知道一个,而且最初的校长还是老熟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