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五章 医生?(2 / 3)

酱面。但在清代,这里真有个名副其实的砖厂,专门烧制皇宫御用的方砖。

李谕两人刚到刘老爷的医馆,就看见门口有个老汉带着个瘦瘦的小男孩等在门口,看衣着就知道是穷苦人家。

老汉远远看到刘老爷过来,竟然直接冲过来跪在地上,哭着说:“刘老爷,您可来了!行行好,就留下俺孩子吧,实在是养不起了。”

刘老爷有些不快:“我都说了,是老天爷不赏这口饭,你的孩子太瘦了。”

老汉使劲抓住他裤脚:“他还小,只要吃上饭,就不会这么瘦了。”

刘老爷挣脱不开,叹了口气道:“行了行了,给我验验。”

得他这句话,老汉连忙爬起身擦擦眼泪,把孩子拉到了刘老爷身前。

小男孩有点怯生,但是饿得没什么力气。刘老爷绕着他看了一圈,然后突然来了一个……一个掏裆!

我去!

李谕看得眼珠子都差点窜出来!刚才还以为是他善心大发,要给穷孩子看病。

现在李谕突然反应过来了!

他哪是什么郎中!

分明是个专门给人净身的刀子匠!而且还是做得最大的两家之一的小刀刘!

没想到第一个因为消毒文章找到自己的还真是个干外科的!

但这也太……太离谱了吧!

不过当年那医疗条件,净身的死亡率确实高得吓人。

比如明朝天顺年间就有个详细的记载:湖广贵州的镇守太监一次精选了俘获的幼童1565人,净身后呈送朝廷,结果死亡了329人!死亡率高达20%!

清末的医疗水平比起明朝也好不到哪去,小刀刘这些专业刀子匠唯独的优点可能就是会提供几个月的医疗照看,尽可能降低一下死亡率。

其实当时宫中也有专门的净身机构,是内务府的慎刑司。看过清宫剧的可能听过它的大名,不过大都是看他们如何细细地折磨宫女或者宫斗失败的妃嫔。

但其实慎刑司除了管上三旗发生的小案子,主要还是管理太监,对待宫女倒是比较宽容,最多驱逐。至于妃嫔,打死他们也不敢审讯,那是只有皇帝和皇后才有的权利。

慎刑司净身的手法还不如民间的刀子匠,所以绝大多数太监还是选择来手艺更好的刀子匠这净身。

而京城中最赫赫有名的刀子匠,就是小刀刘和毕五。他们二人每年都会为皇宫送去约160名优质太监。也是因此功劳,内务府才赏给七品顶戴。

话说刀子匠还会留着切下来的部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