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七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2 / 3)

一遍,这次绝对要让荣禄哑口无言。

完事后,奕劻让人端上来了地球仪:“你再看看这个,是我从太后那要来的,帮我指指倒吊着的美利坚在哪。”

地球仪是几年前荷兰公使夫人送给太后的,虽然和后世的地球仪精度上天差万别,不过大体的轮廓还是有了。

李谕便再次化身地理科普小能手,给奕劻讲起来地理常识。好在通过担任总理衙门大臣一职,奕劻对此多少有些了解,而且地理常识也没有接受难度。

李谕主要是给他讲了讲距离的概念,也好让他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大,单单这些知识,也够他消化一晚上了。

第二天,李谕拿着自己关于X射线的稿子找到了丁韪良。

丁韪良看到时,整个人都是懵的:“这是你写的?”

“是啊,您看如何。”李谕说。

丁韪良仔细阅读了半天,虽然他不懂麦克斯韦方程组里那些复杂的偏微分方程,但是整篇论文看下来非常通畅,有理有据,并且也都给出了验证方法。

关键是非常新颖,哪怕是搞个论文查重,也是妥妥过关。

绝对是一篇上乘的论文!

丁韪良赞道:“完全可以发表,你的文章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李谕说:“那就好,您看还需做什么修改?”

“完全不用,我改不了其中任何一个字。而且我着实没想到你英文方面的书法也如此高明。”

“嗨!还不是因为高考逼的!”

“高考?”

“我是说,为了准备学堂的考试练习的。”李谕连忙解释。

丁韪良竖起大拇哥:“中国人在书法这一项上的确是让我佩服!”

他取出一张纸,继续说道:“按照西方大学的规定,学生身份的人在期刊上发论文需要导师的签字。现在大学堂还未开学,这个字我就帮你签吧,另外也需要写一封介绍信。”

李谕说:“多谢总教习。”

现在发个论文还挺麻烦,李谕的时代就方便很多。

丁韪良取出一支派克钢笔,迅速写了一封信。他的字体还没有李谕好看,应试教育竟然真就练出了一身本事……

李谕最眼馋的是丁韪良手里的钢笔,现在这东西可是稀缺货,要是放到后来,他手里这支笔拍卖的话起码10个达不溜起步。

“走吧。”丁韪良拿起这一摞稿纸准备出门。

“去哪?”李谕问。

“当然是去寄信。”

大清在1896年刚开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