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
不过一开始就被傅紫晴一口拒绝,然后又提出融资入股的方式,同样被傅紫晴严词拒绝,不留丝毫余地。
傅家能有今天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两家制药厂的存在,哪怕现在战略转移,重心已经不在制药行业,制药厂在附加产业中的地位更是已经今非昔比,可毕竟是根基所在,傅紫晴除非傻了才会出售,至于入股同样不允许。
不同于其他产业中的融资入股,对两家制药厂傅紫晴一直是死死的抓在手心绝对的掌控,就是怕出现任何意外。
陈绫在意识到傅紫晴的想法后,知道事不可成后并没有坚持,而是转变策略,准备和制药厂进行合作,并且提出了十多种药物配方,而且全都有生产许可,希望能和制药厂合作进行大量生产。
根据杨峰所了解的信息,这个天慈生物的手笔大的吓人,所提供的药物配方都是专利性很高的药品,而且订单量相当巨大,动辄就是上亿的订货量。
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药品是被华夏严格管控的,属于绝对掌控,很多药物都贵的离谱,没钱都吃不起,可那只是市场单价,而初始生产价格却低的吓人,毫不夸张的说,某些在外面售价贵的离谱的药物起成本价甚至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其中很多的成本甚至都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陈绫的下单自然是成本价。
随便就是上亿的订货量,如果拿到市场上,那就是绝对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药品数量。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即便是强大如傅家的两家制药厂也从没接过这么庞大的订单,而且这才只是第一步。
傅家制药厂承接的订单虽然也经常会出现巨款如上千万的订单,可是千万和上亿绝对是两个概念。
因此傅紫晴对这次合作很是重视,根据杨峰了解的讯息,如果这次谈判成功签订合作生产协议,不只是对两家制药厂,哪怕是对整个傅家产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让傅家产业再次来一次飞跃都不是不可能。
现在反而是要担心两家制药厂到底能不能吃下这么大的订单。
杨峰毕竟是搞安保的,更没有亲身参与谈判,所知道的也就只是这些公众信息,杜宇细节就一无所知,可就是这些公众信息也让楚飞吃了一惊。
上亿的订货量。
而且只是第一次,后续更多。
联系之前从肖静口中得知天慈生物的注册资金就是上百亿,楚飞并不怀疑陈绫拿出这么多钱,关键是这些订单是生产药品,这就又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