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811章 水晶爆了依然拿五杀(5 / 7)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6843 字 2024-03-31

对农民的盘剥是清朝百姓的好几倍。

但有两点:一来近年赔款太多;二来清廷对国家财富聚集能力太弱。

清廷让收一分,地方贪官污吏收两分,层层盘剥加到三四分。

譬如“房捐”、“米捐”等等……在KLQQ境内也是有许多名堂的。

清朝百姓,动辄民变,稍微加点担子必然闹腾。

于是出现了个怪现象,明明日本高税收却能维持社会相对稳定;清廷低税收,却总是民变。

1866年到1875十年的数据,清廷记录在案的民变次数是909次,日本同时期民变次数是192次。

胪滨府辖制的海拉尔地区,对百姓盘剥相对较小,但自从赵传薪上任,明明减负,却能比以往同样时间段内收更多的税,这就是加强了财富聚集能力。

因为他太强势,目前还没人敢有小动作,以后说不准。

姚星远听了他爹的话,露出笑脸:“当地的旗人不种地,听说能有几十万垧地,每个人分十多垧,咱一家子分个几十垧,种不过来嘞!”

老姚头重重点头:“种的过来,一定种的过来,咱们啥时候去?”

这下轮到姚星远懵逼:“这,这,路途遥远,眼瞅着天寒地冻的,要不等到明年开春?”

“等开春,那还能分到地吗?”老姚头瞪着眼睛看着大儿子:“赵先生不是留了不少钱吗,你坐火车……对,坐火车去,先去探探底。”

姚星远又挠挠后脑勺:“坐火车?俺没坐过,再者那等洋玩意儿,咱坐不起啊。”

“哼,坐一趟,俺不信能花上一百大洋,就算一百大洋,来回二百俺能出的起!”老姚头财大气粗的说。

其实也心疼的很。

但一想到能看见大孙子,花多少他也乐意。

“行,那明儿个俺去打听打听要多少钱。”

……

姚佳和张寿增正在围炉夜话。

炉子上的水壶烧开,姚佳泡了一壶茶,给张寿增斟了一杯:“鹤岩,还要多谢你帮忙牵线搭桥联系蒙务局。”

张寿增对胪滨府其实是不可或缺的。

赵传薪要做事,光靠自己,只是在海拉尔一亩三分地好使,到了外面还须得用清廷的机构。

这个桥梁就是张寿增。

清廷蒙务局到处替胪滨府招垦,就是张寿增的功劳。

张寿增抿了一口茶,没多喝,怕影响睡眠:“谢倒是不必,大家同为胪滨府做事,同舟共济罢了。”

姚佳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