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736章 又回关外(6 / 7)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6268 字 2023-12-26

尔孛额两眼。

最终两人安然出了车站。

赵传薪带着巴雅尔孛额在街头漫无目的的逛着,毛皮、纺织、油坊、烧锅、玉器、制鞋、小菜业等等铺子作坊应有尽有。

锦州府占据地缘优势,处于地利咽喉要害,曾一度繁华。

赵传薪在雨后的街道上行走,发现道路丝毫没有泥泞,平整的很。

锦州府有传统四大行业——钱庄、粮栈、典当、烧锅。

钱庄尤其多,走不多远就有一家。

什么富裕和、锦泰隆、德胜和……

看的赵传薪手痒痒。

当然也仅仅是痒痒一下,不会真的动手。

这些钱庄,有的是独资,有的是合资,每家的开办资本都很小,少的仅有八九千块,多的也不过一两万小洋。

赵传薪就算提了一条街的款,或许还没有一家洋人银行拿的多。

况且这多半是国人的钱庄。

除此外,辽河平原土地肥沃,是重要产粮区,所以粮栈多。

俗话说:拉不败的三座塔,填不满的锦州城,说的就是锦州城是粮食的重要中转站,无论载来多少粮食都不够用。

粮食多,便滋生了烧锅行业,即烧酒。

赵传薪以前在鹿岗镇就听说过锦州府的“兴济涌”、“益隆泉”和“同盛金”三家烧酒。

其中以同盛金最为出名。

看见了同盛金的店铺,赵传薪直接钻了进去:“你们店最好的烧酒,给我来十坛。”

他不好酒,但是他有收藏癖。

假如他侥幸没浪死在战场上,活到了二十一世纪,岂能没有收藏百年的老酒拿出来显摆装逼一下?

无论洋酒还是白酒,他都收藏了一堆,分布在各个宅子里,就连天上飞都藏了不少。

待买了酒出门,两人走到小凌河附近。

赵传薪又看见了一家叫“原合盛”的点心铺子。

二话不说,又钻了进去。

一进屋,巴雅尔孛额鼻子里便嗅到了浓郁的糕点香甜气息。

赵传薪是老餮,当即拍着柜台吼道:“喇嘛糕、槽子糕、芙蓉糕、白皮酥、小杂拌、炉果……都给我包一份。”

到了关外各地,衣食住行赵传薪可谓是门清,哪有好东西可谓是如数家珍。

出门后,沿途买了卤猪蹄,炸芊子,白丸子,水馅包子,最后在一家卖虾油小菜的摊子前驻足,要了几碟小菜和两碗粥坐下来吃。

摊子就在广济寺塔西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