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下(2 / 3)

京都。

最后商量出的结果是徐雯丽多准备一些大棚里常用的药,写下每一种病症特征和解救办法,来人保证会让送药的人把钱捎回来,一分都不会差的。

那些人走后章召延和徐雯丽闲聊,问她为什么同样是扣大棚,菜苗的情况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因为我选的种子都是抗病毒的,和普通种子当然不一样。”

也不知道这个妹妹的本事从哪学的,章召延还有事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徐雯丽每天穿梭在化肥厂、印刷厂、服装厂还有果蔬店,有时候还去承包的那些地里转悠。

她心里已经规划好哪片地种什么,种子也预备好一大半,就等来年春天大干一场了。

天气越冷,离春节越近,徐雯丽果蔬店生意越好,她干脆在京都东南西北开了四家店,把年底不忙的亲戚都发动起来。

一听说有钱赚,徐家和田家的小辈抢着去帮忙,每天能挣十几块钱呢,一个个干劲十足。

“我要是年轻人,我都想去果蔬店上班了,每天闻着清香的味道,还有钱拿。”程素梅笑着说。

她家三个儿子,老大在帮徐雯丽管服装厂,两个小的现在一门心思想学做生意,他们说了以前最崇拜爷爷,现在最羡慕堂妹。

崔曼琳和童月也跟着点头,要问如今京都里什么店铺最火,除了那些老字号和大商店,华侨商店以外,最火的就是徐雯丽果蔬店了。

春节前三天,她的店里还打特价,买蔬菜水果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都快成京都一景了。

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响起,意味着七八年已经成为历史,七九年已经到来。

徐雯丽趁着过年不忙的时候把几家需要的种子分别送到几家的仓库里,又给自己家留了一些和肖建军坐上去南方的火车。

这里虽然不是首都,热闹程度一点也不比京都差。

徐雯丽一行人还去了码头,看到很多货船。

“这里晚上更热闹。”肖建军来过好几次,知道这边码头晚上有好多人走私和交易。

虽然热闹却也不太平,有时候还会发生斗殴和伤人的事。

这边很繁华,也很乱。

徐雯丽也想晚上的时候过来见识一下,肖建军劝了几句发现根本没用,也就只好依着她了。

晚上俩人换了一身装扮,穿着风衣,戴着帽子来到码头。

肖建军找到岸边停靠的一艘特别不起眼,藏在角落里的货船。

上船和上面的人打招呼,马上有人过来把他迎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