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坠落(3 / 3)

余生半响 逆响 2711 字 2023-02-24

这种基本的情感都值得歌颂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缺失了点什么呢?

情感,向来都不是用来比较的,比较毫无意义。

记得我看过一个故事,心理课上,女孩被教授抽到,上台写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父母、闺蜜、丈夫、孩子。教授接着,便让她一个接一个划掉,逐渐选出最重要的一个。奇怪的是,女孩先划掉了父母,再是闺蜜,此时的她,已经红了双眼。接着再划,她在男朋友与孩子件犹豫不决,但最后,她把孩子划掉了。

教授不解,问她:“闺蜜先排除可以理解,父母则是生养你的人,孩子,是你的至亲骨肉。怎么会把丈夫留到最后呢?”女孩说:“父母比我年长,会先于我老去,闺蜜,会陪我很久,孩子,长大后也会离开自己。但丈夫是爱人,是那个,会一直陪伴自己的人。”女孩到这里,已然是泣不成声。

我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爱情是神圣的,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但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在没有足够经历的情况下,把爱情看得太高。显然忽略了,爱情也会面临背叛的因素,即便是爱人,也可能会出轨,给你头上戴一顶绿帽子。

当然,背叛的爱情,并不是理想的诚挚的爱情。但无论如何,大家心里都有答案,再讨论,就显得自己不可理喻,大男子主义了。

抖音短视频有个常用的题目标语,热度很高,叫做:他们站在爱情的巅峰,嘲笑死神的无能。

反过来,就是:死神站在生命的巅峰,嘲笑着爱情的无能。字眼改动不大,但意境却大不相同。

好了,说了这么多,到底,世界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究竟是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呢?

从人类的伦理道德和认同感来说,当然真是真命题。符合价值追求和认知,同时它也排除了社会的部分异类。从整体角度,包含每一个人的话当然就是伪命题!

我真正的目的,不是讨论真伪命题,而是借此希望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哪个人,都可以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感情,无论好坏,无论悲或喜,无论是否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生而为人,就做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人。

如果我的行为能够稍微影响到身边的人的话,哪怕只是一点点,我想那也足够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