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零二章 涵养(1 /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宇宙万事万物。

世间任何事物,在宇宙空间中都有相对应的物质。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

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人与自然融合相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世界是全息的。

恭敬,端正,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心无旁骛,不疾不徐,泰然自若,全身的精气神是调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气相通。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这和修炼何其相似?!一直觉得中国古代文化是修炼文化。以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来说,是闲情逸致,更是修身养性,造诣深者可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趋。琴瑟、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韵绵长,如此幽婉清雅的音乐背后是丰厚的文化底蕴。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闹的溺音淫乐。

道家倡导自然、清静、无为、柔弱、和谐。老子说:‘大音希声,‘

正声应‘简静‘,静才会有空灵渺远的空间感,与万物合一的心灵体验。庄子提出‘平易恬淡‘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文人逸士,以琴会友,觅知音,不竞不求,不炫技,不卖弄,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对琴艺的体悟之深。要求之高,令人叹服。

‘身手皆静方能与妙道相融,与神灵相通。‘

‘故清者,大雅之原本。......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必以贞静宏远为度......从容婉转。‘

‘神闲气静,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心骨俱冷。体气欲仙。‘‘专精注神,感动鬼神。‘这简直是修炼的境界。

‘古松流水间,唯闻棋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